首页

地摊经济调查报告【六篇】

【www.ndcksc.com--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摊经济调查报告【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自从20xx年春节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许多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负面影响,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等。在疫情传播的初级阶段,政府部门制定了严格限制出行、聚集的相关规定,许多企业停工停产,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开展,逐渐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降薪裁员现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国家、地方高度重视疫情冲击带来的就业现状。

   20xx年6月1日上午,国家领导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全国范围内从成都、郑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鼓励备外摆条件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进行摆摊。地摊经济可以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成为城市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地摊经济的起源

   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随着各个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差别,分工的出现就有了需求的变化,这样最开始人们就會用交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可以说是“地摊经济”的雏形。随着发展在物到物之间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货币,在这之后这种“地摊经济”就更加的盛行。真正地把“摆地摊”用作主要经济来源的那就要说到宋朝了,宋朝可以说是在封建时期商业最为发达和繁荣的朝代了。在宋朝的时候放开了之前的坊市制度,商业就逐渐地渗透到了百姓们的生活中,这也就给很多人创造了商机,越来越多的百姓也愿意经商,商业就逐渐成为了当时人们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那时候的“地摊经济”也是百姓中广为盛行。

   二、地摊经济问题及对策

   地摊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首先是环境卫生方面。由于地摊经济销售产品种类繁杂,尤其是餐饮铺、水果摊等,经营过后,容易留下垃圾,影响环境,给环卫工人留下很大的工作量。其次是交通堵塞方面。地摊经济的蓬勃展,摊位多,人流量大。在交通比较拥挤的路段和时段,对交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甚至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再次是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地摊产品,由于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体系,短斤少两、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其追究、赔偿等方面缺乏制度支撑和监管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保护地摊经济的发展,必须统筹规划、管理地摊市场,才能持续发展地摊经济。

   (一)空间规划

   固化“地摊区”,固化摊位。针对各地具体环境,选择适合地摊经济发展的区位设置地摊,不能为了发展地摊,盲目选择人流量大的区位摆摊。严重影响交通的区位一律不能摆摊设位。分析适合经营的地摊性质,实行分类、分区,让同类性质的地摊能集中统一地经营。让每个经营者有相对固定的摊位。要求摊主按规定摆,注重环境卫生,并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空间合理规划,摊位相对固定,环境卫生可以责任到摊,顾客挑选商品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秩序井然。

   (二)时间规划

   确定地摊经营的时间。不同性质的地摊经营时间要求不一样,空间固化之后,确定不同类型的地摊经营具体时间段。区别对待早餐类地摊、宵夜类、水果、蔬菜、各类小食、日用品及摆设品地摊的时间安排。确保各类摊主在规定地摊区和时间段集中经营。

   (三)规范经营

   规范经营者行为,严禁扰乱正常秩序。严厉打击不守信用、不讲道德、不守规则的经营者,建立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的监督机制、维护市场信用,规范市场行为。

   三、地摊经济的发展

   地摊经济的发展,除了政府部门的规划和监管,摊主个人的努力亦是地摊经济发展的关键。摊主水平良莠不齐,产品质量鱼龙混杂是地摊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诚信为本,以质取胜。诚信是发展地摊经济的根本,以诚待客,销售的产品保质保量,悉心满足顾客,不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提高摊户信誉。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客流如云,生意兴隆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其次,资源组合,薄利多销。地摊经济是小本经营,资金少,对应的风险小。但是销售什么商品以及进货渠道不可忽视。进货渠道稳定,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产品价格才能体现优势。同等质量的产品,价格优势的力量无坚不摧。地摊经济的顾客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越高,价格优势越明显。薄利多销,更能以稳取胜。

   再次,不断创新。以新创意、新思路引领地摊经济,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个人的特长、家族传统等,积小优成大势,形成别具特色的独家生意,如祖传手艺制作风味小吃、做包子、糕点等,或利用原有的经验种菜卖菜,养鸡等。

   总之,发展地摊经济可以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管理监督,地摊摊主遵守共同遵守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极大地发挥个人优势,地摊经济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应。

【篇二】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助力复工复产复业复市,按照中央、省、市相关工作部暑精神,拟在中心城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作如下调研汇报。

  一、中心城区地摊现状

  1、河滨南路(水南段),现存在180余条摊点,主要经营服饰、鞋子、小百货、儿童玩具、冷饮水果等摊点;

  2、裕丰南大道(城东小镇路口),现存在8条工具车水果摊,主要经营时令水果;

  3、芦洲大桥头(老年活动中心口)现存在12条工具车水果摊,主要经营时令水果。

  二、试行原则及监管内容

  试行在特定区域摆设地摊,并实行“四确定”、“四不准”。“四确定”指:(1)确定摊位标准,统一摊位面积;(2)确定经营种类,暂定小百货;(3)确定营业时间,小百货经营时间为18:30-22:00;(4)确定责任,企业和经营者承担经营过程中相应的法律责任,街道办事处和城管、市监、交警、商务等部门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四不准”指:(1)不准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和影响交通秩序;(2)不准露天烧烤、露天现场烹饪食品、露天经营没有包装的食品;(3)不准在校园周边200米内摆摊设点:(4)不准有排放污水废气、乱倒拉圾等破坏市容环境卫生。

  三、现场勘查及建议试行区域

  1、市政集团停车场(原公交食堂内),占地面积约3000余㎡,可容纳百余条摊位;

  2、环城路棚改拆迁区域(分东、西两侧),占地面积各约1000余㎡,可容纳百余条摊位,建议需平整硬化地块,地面施划网格,安装照明设施;

  3、国际商贸城(铜钹山大道红绿灯侧),占地面积约400㎡,可容纳30余条摊位,建议地面施划网格。据物业主管反馈,主要经营小百货、服饰、儿童玩具等,由物业进行夜间管理,举办时间时间至8月31日止(具体举办方案以申请人的报告为准)。

  四、其他事项

  1.经营者应当提前申请、守法经营。愿意服从规范管理要求、希望在室外开展地摊经营活动的居民(困难户优先),需向经营区域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出具困难户证明,办理入市相关手续。之后,所在乡镇(街道)和市监、商务、城管、公安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居民从事室外地摊经营活动实施监管;

  2.分类管理室外地摊经营活动。地摊经营场所属于企业的,向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具体举办方案申请报告,并由该企业的物业公司负责经营场地设置和物业管理;公共场地的地点由属地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进行管理和运行维护。建议收取必要的运行、维护及保洁费用,用于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

  3.及时评估试行成果。建议属地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及时评估试行摆设室外地摊的成果,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则稳步推行。

【篇三】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近日,中央文明办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做出调整,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前,南京市在“四新”行动计划中曾明确提出了“营造消费新场景,适当放宽临时外摆限制”的要求。南京市城管局也于5月1日正式发布《做好防疫期间临时外摆摊点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现有的3400个临时摊点基础上,再次增加134处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还对一些重要地段的夜间经济配套进行规范充实,促进南京“夜金陵”新消费行动。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xx年6月11日至20xx年7月11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地摊经济’松绑及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0.5%)

  B、女(59.5%)

  2、您的年龄:

  A、18-22岁(14.0%)

  B、23-35岁(47.9%)

  C、36-59岁(33.1%)

  D、60岁及以上(5.0%)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14.9%)

  B、中专、初中(28.9%)

  C、大专、高中(28.1%)

  D、本科及以上(28.1%)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9.9%)

  B、企业(21.5%)

  C、学校、研究机构(17.4%)

  D、政府及事业单位(20.7%)

  E、自主创业(16.5%)

  F、自由职业(14.0%)

  5、您是否会在地摊上消费?

  A、是(56.2%)

  B、否(43.8%)

  6、您每周在地摊上消费的次数是?

  A、0次(11.6%)

  B、1-2次(47.9%)

  C、3-5次(32.2%)

  D、5次以上(8.3%)

  7、您一般会在地摊上购买哪些商品(多选):

  A、生活日用品(20.7%)

  B、餐饮小吃(46.3%)

  C、蔬菜肉类(36.4%)

  D、服装鞋袜(19.8%)

  E、化妆品(5.8%)

  F、饰品(14.9%)

  G、电子产品及配件(17.4%)

  H、玩具(28.9%)

  I、花鸟鱼虫(22.3%)

  8、如果您在地摊上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您会怎么办?

  A、回去找摊主理论(13.2%)

  B、找相关部门投诉(18.2%)

  C、自认倒霉,不追究(34.7%)

  D、视情况而定(33.9%)

  9、您曾经摆过地摊吗?

  A、摆过且坚持到现在(6.6%)

  B、曾经摆过,现在不摆了(29.8%)

  C、没摆过,但有这个想法(37.2%)

  D、没摆过,也没想过(26.4%)

  10、您知道南京市放宽了临时外摆限制,新增了1410个临时摊位吗?

  A、知道(38.8%)

  B、不知道(61.2%)

  11、近期,您居住的小区、工作单位或您常去的地方周围有没有新增的流动摊贩?

  A、有(38.0%)

  B、没有(62.0%)

  12、如果您去摆地摊,您会准备做什么(多选):

  A、生活日用品(28.9%)

  B、餐饮小吃(34.7%)

  C、蔬菜肉类(24.0%)

  D、服装鞋袜(19.8%)

  E、化妆品(12.4%)

  F、饰品(14.9%)

  G、电子产品及配件(17.4%)

  H、玩具(30.6%)

  I、花鸟鱼虫(14.0%)

  13、您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吗?

  A、支持(52.1%)

  B、不支持(47.9%)

  14、您认为放宽“地摊经济”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租赁方坐地起价、炒作摊位费(31.4%)

  B、投机者扰乱市场秩序(33.1%)

  C、交通和食品安全隐患(43.0%)

  D、市容及环境卫生问题(35.5%)

  E、噪音问题(30.6%)

  F、治安问题(31.4%)

  G、商品质量问题(28.1%)

  15、在您看来,放宽“地摊经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好处(多选):

  A、保障民生需求,释放消费潜力(29.8%)

  B、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复苏(52.1%)

  C、满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要(49.6%)

  D、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39.7%)

  E、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有烟火气(32.2%)

  16、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更好管理“地摊经济”(多选):

  A、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给流动摊贩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42.1%)

  B、规范设置外摆设施、科学设置外摆时间(33.9%)

  C、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38.8%)

  D、加大对投机分子惩治力度、保护好合法商铺的经营权(34.7%)

  E、加强对流动摊贩售卖商品的监管,确保商品质量(32.2%)

  F、加强对摊贩的管理力度,禁止占用盲道,做好清洁卫生(38.8%)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1人,其中男性49人(40.5%),女性72人(59.5%)。接受教育情况:34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28.1%,其余87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71.9%。年龄情况:18-22岁17人(14.0%),23-35岁58人(47.9%),36-59岁40人(33.1%),60岁及以上6人(5.0%)。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12人(9.9%),企业26人(21.5%),学校及研究机构21人(17.4%),政府及事业单位25人(20.7%),自主创业20人(16.5%),自由职业17人(14.0%)。

  此次参与调查的121人中,有56.2%的人会在地摊上消费。有47.9%的人每周在地摊上消费1-2次,有32.2%的人每周在地摊上消费3-5次,还有8.3%的人每周在地摊上消费5次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者一般会在地摊上购买餐饮小吃(46.3%)、蔬菜肉类(36.4%)、玩具(28.9%)、花鸟鱼虫(22.3%)、生活日用品(20.7%)五类商品。如果在地摊上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34.7%的人会自认倒霉,不追究,33.9%的人会视情况而定,18.2%的人会找相关部门投诉,还有13.2%的人会回去找摊主理论。

  参与调查者中,37.2%的人没摆过地摊,但有这个想法;29.8%的人曾经摆过地摊,现在不摆了;26.4%的人没摆过地摊,也没想过;还有6.6%的人摆过地摊且坚持到现在。此次参与调查的121人中,38.8%的人知道南京市放宽了临时外摆限制,新增了1410个临时摊位,38.0%的人居住的小区、工作单位或常去的地方周围近期有新增的流动摊贩。如果去摆地摊,大多数人会选择餐饮小吃(34.7%)、玩具(30.6%)、生活日用品(28.9%)、蔬菜肉类(24.0%)、服装鞋袜(19.8%)等商品。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2.1%)的人支持放宽流动摊贩管理。在参与调查者看来,放宽“地摊经济”虽然可能会存在交通和食品安全隐患(43.0%);市容及环境卫生问题(35.5%);投机者扰乱市场秩序(33.1%);租赁方坐地起价、炒作摊位费(31.4%);治安问题(31.4%)等问题,但也有益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复苏(52.1%);满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要(49.6%);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39.7%);城市生活更加便利、有烟火气(32.2%);保障民生需求,释放消费潜力(29.8%)。在参与调查者看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更好管理“地摊经济”,如: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给流动摊贩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42.1%);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38.8%);加强对摊贩的管理力度,禁止占用盲道,做好清洁卫生(38.8%);加大对投机分子惩治力度、保护好合法商铺的经营权(34.7%);规范设置外摆设施、科学设置外摆时间(33.9%)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更好管理“地摊经济”,参与调查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明确商户摊贩的外摆范围,给流动摊贩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综合考虑住宅、交通等情况,划分合理的经营区域,并且规范设置外摆设施,科学设置外摆时间,积极引导商户摊贩合法、合规、规范、文明经营。

  第二,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申请人的准入审核,并且严格落实对商户摊贩的动态化监管,定期对卫生、质量、价格等事项进行检查,把握商户摊贩售卖商品的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摊贩及时进行清退。

  第三,加强对摊贩的管理力度,禁止占用盲道,做好清洁卫生。加强对临时外摆摊位的巡查管理,禁止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同时督促商户摊贩自觉落实摊点环境卫生责任制,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维护市容环境秩序。

【篇四】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地摊经济”是城市的“活化分子”,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无限价值。20xx年将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为“地摊经济点赞”,在山东烟台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xx地处黔北门户,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脱贫攻坚决胜关键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了解xx城区“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xx调查队开展“地摊经济”快速调查,通过向流动商贩、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x份,走访居民、流动摊贩、临街商户x余家,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xx地摊经济现状

  (一)地摊经营主以低收入、就业难群体为主。一是进城务工农民。随着市民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转移劳动力集聚城市,地摊无需较大投入,经营成本十分低廉,从而吸引农民工流动摆摊设点。二是城镇人口中的无固定职业人群和下岗工人。城镇人口中学历低、无技能而限制就业的人群,因资金短缺、时间限制需要灵活就业的人群,地摊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大学生和有创业打算的新型摊贩。为了积累创业第一桶金,增加市场实践,累计创业经验,降低创业风险,部分大学生和创业初始者选择“练摊”。

  (二)地摊商品品种丰富,利润区间大,获小利易,获大利难。地摊经营种类主要有早晚餐、服装配饰、果蔬售卖、手机贴膜、烧烤小吃和儿童玩具、小商品等,其中烧烤小吃、果蔬售卖和服装配饰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据调查数据显示,地摊日营业额在80—500元,利润在20%-40%。xx一般普工工资80—120元/天,技术工工资250元/天,流动摊贩日均收入120左右,属于中等水平,流动摊位收入基本能维持一家人在xx生活。

  (三)地摊经济就业门槛低,逐步发挥做大就业“蓄水池”作用。地摊就业无年龄、学历、时间限制,就业门槛低、成本低、形式灵活,有“小快灵”等特点,成为了灵活就业的首选,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范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简单的小摊位解决1人就业占56.67%;解决2人就业占40%;解决3人就业占3.33%。

  (四)居民有地摊消费情怀,对地摊经济包容度提升。一是居民中大部分有地摊消费经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调查居民中60%表示有过地摊消费经历,对地摊消费有特殊情怀,能够接纳地摊经济。近期30%的居民经常在地摊消费;30%的居民偶尔会在地摊上消费;有40%的居民表示没有在地摊上消费过。二是绝大部分居民认可地摊经济,对地摊经济支持度大。虽然地摊经济看似不起眼,与工业经济相比,难以起到明显的经济拉动作用,但居民对地摊经济持高度认可态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发展地摊经济,46.67%的居民表示非常支持;36.67%的居民表示比较支持;13.33%的居民表示一般支持;仅3.33%的居民表示不支持。

  二、地摊经济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一)地摊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形式。

  1.增加就业岗位。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主动发力,更需要社会发力、市场发力。地摊经济由于具有“小快灵”等特点,成为了灵活就业的首选。特别是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情况下,积压的就业弹性需要得到释放,发展“地摊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就业渠道、满足了就业的需求、缓解了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人口生计问题。

  2.方便市民购物。地摊因其受空间影响小,不仅成为了大商场、大超市、大卖场的有益补充。流动的地摊也方便了居民的日常购物,在逛街或者下班的时候就可以购买各种日常生活的瓜果蔬菜或者小商品,方便快捷。同时,由于地摊经营成本低,大部分商品价格要低于商铺或超市,既节省了部分开支,又满足了居民低消费需求。

  3.拉动经济发展。地摊是最活跃的交易方式之一,快速流通的商品一方面增加了个体经营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延长了生产企业销售链,加快了企业资金回收,激活了市场需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4.增添人文气息。城市化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光鲜亮丽、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结构的客观存在,地摊的发展让一座城市有了活的灵魂,无论是路边小摊的“酒拳”、公园里众人对破解残棋人的“指点”、还是广场边上吉他“神曲”,都是本真的生活方式,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人文情怀。

  (二)地摊经济发展迅速,面临五大问题不容小觑

  1.污染环境卫生。流动地摊经常出现摊位零乱,噪音较大,油烟飞扬、污水处理不及时、果皮和垃圾乱扔等影响环境卫生情况,加上摊主和消费者都容易有各种不符合城市文明的举止,影响城市市容秩序。

  2.影响交通秩序。流动摊贩多在热闹路段、学校门口、小区门口、景点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占道经营,且多为车流、人流高峰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

  3.增加管理成本。流动商贩大都是小本经营,无固定场所,无固定时间,管理部门很难掌控,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实现集中统一有效的管理;加之其流动性强,很多影响市容环境秩序、交通秩序等行为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和城市管理工作的难点。

  4.权益保障困难。“地摊经济”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相对于正规店铺,有着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不少顾客。但流动摊贩不少存在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行为,加上不缴税款,自由定价,侵害了消费者以及合法经营单位的利益,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5.国家税源流失。从国家总体层面来讲,“乘车缴费,经营纳税。”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税收收入的保障,对“地摊经济”的松绑,确实对民生经济的扶持,但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店铺无利可图,趋利而行,关门摆摊,那么会流失国家税源,损害国家利益。

  三、解决地摊问题的建议

  (一)建规立制,注重规划。“地摊经济”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众多底层人民的实际问题,如何抓住“地摊经济”的“牛鼻子”,既保障民生经济问题,又保障城市发展秩序,制度和规划是重要的两个抓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地摊经营的市场准入条件、摊主信息登记制度、诚信经营考核管理制度等,“放”“管”结合,有序经营;二是规划区域经营。在城区重点规划部分区域设立流动摊位贩卖点,规定经营地点和时间,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不扰乱交通秩序。

  (二)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一是积极引导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扶贫户、有创业意向的群体加入;二是做好政策支持,人社局、综合执法局、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可行政策,刺激行业发展;三是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引导开展地方特色产品的销售;四是积极引导城市居民,解放思想,以包容、开放、接纳的态度看待“地摊经济”及经营群体,消除误会。(三)创新方法,加强监管。地摊经济考验社会治理能力,“放”不等于放任,“管”不等于“一刀切”,既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又要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以求释放每一个经济细胞的活力。一是转变管理方式,要彻底地从“粗暴式”管理转变成“服务式”管理,倾听群众述求,精准施策;二是在地摊经营区域设置治安管理亭,加大巡逻力度,保障经营秩序。三是定期开展座谈会,倾听摊主及城市居民的意见,及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篇五】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地摊经济”火了,对于乡村而言,承载农产品、手工制品、乡村文创产品的乡村集市,是否会引爆乡村经济呢?

  一、乡村地摊需科学规划

  乡村集市是适应传统农民自足生产和生活需求而自发形成的基层市场。作为农民经济、社会活动的一个中心,集市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能在农村内部互通有无或调剂余缺,又是城乡之间物资交流的必要环节,能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观点认为,乡村集市是地摊经济最好的延续。古往今来,乡村集市上的商贩都是以摆地摊的形式开展商品贸易。商品种类虽以农业相关产品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生活用品日益丰富,而这种地摊经济是以集市形式,一直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延续了数千年到今。

  但是,长期以来,乡村集市存在配套设施不足、交通秩序混乱、环境景观面貌较差等问题,难以规范发展,急需科学规划。

  为了守护乡村的“烟火气”,搭车“地摊经济”快车,多地也进行了有益的规划与尝试。

  比如,和龙市八家子镇为有效恢复经济活力,缓解今年以来镇村居民就业和生产生活压力,盘活庭院经济和资源融合,以巩固增长镇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为宗旨,多措并举创新发展“地摊经济”。设置好规范准则和配套设施,让“地摊经济”和乡村环境治理并驾齐驱。包括确定划分经营区域、经营准则,精确选址,将原存在安全隐患位的“二七”大集移至海兰河旁,施划标线对摊位进行统一管理,摊位周边合理增设环卫垃圾桶。截至目前镇政府累计投入资金6.11万元,设置防护栏453延长米,垃圾桶10余个,防止交易产生垃圾“越位”。

  又如,卑家店镇王庄子村村党委协商工程队对村内一处空闲地块进行规划整理,准备内围打造成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文体党建广场,外围砌成石凳打造成早、晚市,为提交申请(商品需符合民生、无污染)的村民提供“吃喝小百”摊位......为打通村民就业新渠道、加速经济发展,王庄子村计划在观赏农业上找突破口,借助“地摊经济”与美丽乡村为契机,吸引村外人群,打造农耕体验园,把“地摊”上的买卖、双向做到田里、地里,农民田间地头卖菜、现摘现卖,“地头菜”新鲜干净,烂菜还能直接留到田里,不污染城市环境,努力推动农村前店后厂的“田头地摊”经济。

  二、五大创新引爆乡村经济

  当前,在我国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乡村集市在规划建设中应因势利导,创新表现模式,为乡村集市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引爆乡村经济,并努力实现集市与城镇功能的高度融合。

  比如绿维文旅规划的“花乡果巷”特色小镇项目,是全国供销系统第一个通过单一品种农产品全产业链打造从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改革与模式创新样板,打造了全国第一家政府引导、企业搭台、农户主导的“花果大集市”,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精准扶贫。

  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绿维文旅认为乡村集市可以围绕布局、功能、设计、主题、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

  1、优化布局

  ①构建“交通干道+步行商业街”的街道断面:

  适当加宽人行道为赶集的“行商”预留足够的设摊场所,则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占道经营”现象,形成井然有序的集市面貌。同时,通过对加宽后的人行道空间进行环境景观及设施的精心设计与布局,在非集市日可以作为城镇居民的开放场所。

  总体而言,乡村集市首先要满足集市商品交易的空间场所,形成线性与节点、室内与室外、临时与永久相结合的空间场所。第二,乡村面向赶集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尽可能与面向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结合,避免闲置。第三,在完善城镇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应构建串接集市与主要公共设施之间的步行交通系统,为赶集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赶集路径。

  ②设置“集市广场+游憩公园”的街道空间节点:

  通过局部地段的拆迁改造设置小广场、小公园等空间节点,则不仅可以打破由于直线型街道空间以及整齐划一的街道立面所带来的单调与呆板,增乡村商业空间的活力与亲和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乡村的景观面貌。

  ③形成“沿街固定商铺+沿街流动摊位+露天集市广场”的商业形态:

  通过街道断面形式的优化以及空间节点的设置,即形成了“沿街固定商铺+沿街流动摊位+露天集市广场”的小城镇集市商业形态。这种商业形态的优点在于,一是使集市空间与乡村空间实现高度融合,并使集市空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不但能满足周期性集市的功能需求,同时也为居村民提供足够的开放空间;二是使乡村的景观面貌得到实质性提升,并创造了既富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又充分体现现代性的乡村风貌特色。

  2、功能融合

  现代乡村集市可将市场、空间、产业等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孟加拉现代乡村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建立了一系列“乡村超市”,将现代化的市场、传统货摊、教育场所和集体活动空间结合起来。设计的特色是一种名叫“AROTS”的传统小木屋,布局售卖空间、社交和教育空间、食物的加工和冷藏等三个主要功能。

  3、设计巧思

  以中国绍兴侠父村农贸市场为例,原来的农贸市场由村政府出资建造,总建筑占地800平米,建于2003年。经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改造,采用连续折板的屋顶形式,打破了原先坡屋顶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线性空间布局,欢迎村民从各个方向进入。另外,设计改变了铺口的形式,将贩卖空间调整为回字形围合式,将卖家和买家的领域做了清晰的划分。

  4、多元主题

  除了传统摊位的农贸市场形式,还有一些关于乡村文创产品的市集,比如莫干山庾村文化市集、无锡田园东方好物市集等。

  庾村文化市集是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的一座文化创意园,坐落在德清莫干山脚下,是一座包含了文化展示、艺术公园、乡村教育培训、餐饮配套、艺术酒店等在内的特色文化市集。市集中的十一座建筑,大多是遗留下的废旧厂房。在设计师们的规划里,这里还会逐渐打造出山脚的主题书吧、特色农品交易市集、艺术文化展厅、创意办公园地、艺术公园等等。

  5、活动加持

  里约市中心最有韵味的十五广场见证了葡萄牙帝国的兴盛与衰败,是里约市的重要客运港口。这里曾举办了一场97小时的文化快闪活动。场地设计要求快速搭建以及经济高效,要求足够灵活的空间搭建,因此选择了脚手架结构,可满足快速搭建、重复利用的需求。整个场地从舞台、餐饮区、休闲区的搭建,到桌椅坐凳的设置都是由脚手架来完成。脚手架成为活动空间中的“线”元素,遮阳幕布和遮阳网成为空间划分的“面”元素。

  三百多位来自文化、艺术、体育、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在这里举行音乐会、开展路演宣传、组织创意工作坊等。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集市引来更多客流。

【篇六】地摊经济调查报告

  摘要:在20xx年,我国地摊经济以异军突起的速度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地摊经济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城市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而对摊贩如何施行先进的管理措施,已成为2021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地摊的调查,研究了地摊经济管理的理论,提出了摊贩管理的现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摊贩的管理对策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地摊经济市场经济稳定就业经济发展 加入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各种各样产业的蓬勃发展,地摊经济在我国迅速兴起,融入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也开始融入市场经济的这一发展潮流中。尤其是在20xx年,地摊经济在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地摊经济的管理依然还是模糊,面临很多问题,导致地摊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政府部门对地摊经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所以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背景下,提高对地摊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对地摊经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1、地摊经济管理理论及地摊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曾提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社会大众的就业依然无法全部保障。20xx年4月党中央在已有的“六稳”任务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这一新的任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市场主体”。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指的就是各类市场主体,其中包括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城市中的“地摊经济”及各类个体工商户,都具有进入门槛比较低的特点,对于恢复就业十分有效,特别是对恢复就业困难人员的生计、提高经济活跃度不容忽视,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依然有地摊经济存在的必要。

  1.1地摊经济不仅仅是稳岗的权宜之计

  20xx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其次,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在推进中,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国内超大消费人群所支撑起来的市场优势以及庞大的内需,在繁荣经济市场的同时,平衡人民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刚刚结束不久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地摊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场所,也是一个休闲场所。笔者曾在辽宁省沈阳市著名的“万柳塘夜市”进行了调查采访,有许许多多的顾客进入夜市是为休闲而来,而且大多并没有明确的摊位消费目标而是抱着“先来再说,随逛随买”的态度进入夜市消费。在采访一个花甲粉的摊位摊主的时候,笔者得知其每天流水高达近四千元,而这样的摊位多如牛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的要求。所以在2021年以及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十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征程里,发展构建稳定的、成熟的、有序的地摊经济不仅仅可以促进人民群众的消费,也可以引导国内企业形成地摊经济的强大供货源,对拓展投资空间同样具有促进作用。例如,京东的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通过京东新通路将发挥全渠道供货能力,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联动近10000家品牌厂商、4000多家联合仓,为线下零售商家和摊主提供价值超过500亿元的货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都是互为前提和互为条件的”,通过对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出发点的把握,依靠国内庞大的消费人群可以开拓新的进货市场,我国内部贸易的流通业也将获得新的,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1.2政策对于地摊经济发展的支持

  20xx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xx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是社会大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一种人间烟火。总理对地摊经济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于细微处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受到“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因此,离开经济发展谈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切实稳企稳岗,改善群众就业环境,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就业问题这个“最大的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20xx年,我国各大城市的地摊经济正在恢复活力,很多地区开始尝试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到了20xx年5月份,国内许多主要城市响应号召,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小地摊联系着大民生,逐渐复苏的地摊经济也是当前我国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促进消费的现实写照。

  2、当前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针对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社会调查。

  2.1摊贩的发展意识薄弱

  许多摊主把发展的眼光都放在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中,不在乎自己摊位的长期发展,部分摊贩售卖的是即食食品,大多都是采取烧烤、油炸的方式,这些即食食品相对于商店中的食物更加诱人,导致消费者盲目消费,高热量的饮食以及难以确保的食材安全问题也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地摊摊贩忽视了食物健康以及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的行为。部分摊贩为了获得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还有的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涉足到了违法行业,甚至完全视道德和法律于不顾,例如一种老牌不法手段“泡大烟核”(罂粟壳)。皆是地摊摊贩管理过程中缺乏对长期发展的考虑的投机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的行为。

  2.2摊地摊缺乏行业规划

  目前,我国的地摊经济尚缺乏行业规范。一般情况下,底层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化有着较大的弹性,这就带来了地摊经济低价的客观事实,不过,因为地摊经济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方法,缺乏专门管理人才,所以,地摊商品廉价的背后就是以次充好或者是假冒伪劣等问题,这是因为地摊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的行业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地摊的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到了市场秩序,侵害到了店铺的权益。地摊经济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本质是从城市秩序中获取经济利益,从城市中获取免费的流量。所以,地摊经济有必要制定相对统一的行业规范。

  2.3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地摊中,烧烤小吃类比较多,连绵不断,油烟弥漫到了整个街道上空,生意好的地方,油烟极大。地面上也经常充斥着细小垃圾如塑料袋竹签等也让环卫人员难以清扫整理,而且地摊会留下的大量油污,每次到了下雨天,雨水流经地面都会变得“五彩斑斓”。地摊给城市带来了烟火气,但是也带来了满地的油污水渍,这些痕迹很难清洗,为环卫部门带来了负担。20xx年8月,笔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对道里区民生尚都、南岗区枫蓝国际两处附近允许摆摊或开设早夜市的小区居民进行了调查采访。当地居民表示虽然地摊的开设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的购物休闲需求,但是垃圾的残留,以及每天摊贩高声叫卖,顾客人潮涌动“有摆摊的觉得大喇叭声小,把低音炮都带来了”(当地居民语),早晚不断的喧嚣也让居民表示“睡不好”。

  3、摊贩的管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基于对之前调研资料的汇总,笔者从法律和行政管理学两个角度出发,对于填补地摊经济在管理上的漏洞提出一些见解。

  3.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一直以来地摊经济都难以进行有效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促进地摊经济的正常发展。地方政府要使用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升地摊经济的发展能力,推进地摊经济的合理发展,提升地摊经济的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部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存在着互相干扰的现象,导致城市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很难发挥,首先第一个问题:地摊由谁来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是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北大学的娄成武教授认为首先部门职责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理清、理顺,实现有关部门的合理化设置;管理的制度化推进;以及各不同职责部门间公共关系实现协调化。政府、市场和社会是现代国家治理最为重要的三类主体,推进治理现代化,要正确对待政府与社会(公民)、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让政府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又要在一些具体的领域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完善有效的社会治理和市场治理机制,实现治理过程中各主体间既分工合作又有机协同。基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以及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地方政府在结合各地特殊情况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对于地摊的管理职能统一于一个部门。例如,审批、检查、监管,尤其是对于管理摊贩最重要的地方政策的发布,在政出一门的情况下不仅可以避免国内许多地区经常出现的部门政策相互矛盾,实现精兵简政的同时也正好呼应了20xx年以来国务院对于地方政府“乱发文”现象的制止。

  3.2摊位需求和公共空间管理的矛盾

  地摊的摆放占据了足够多的城市空间,地摊摊贩摊位需求与公共空间带来了极大的矛盾,在城市规划中,很少会有地摊预留用地。地摊摊位也只能够占着人行道、街道以及人行天桥等公共空间,例如,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长春市红旗街、桂林路等商圈,地摊摊贩很难有时间进行思考,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租赁商铺,摊位占据了公共空间,对公共交通和秩序构成影响。对此首先可以沿用20xx年各地政府发布的办法,例如,对出摊区域的划分,在指定出摊区域的同时可以考虑划定出摊范围,即禁区。例如,十字路口、盲道、医院,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等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的路段,城市内部循环小道不能摆地摊,小区门口以及居民区内也不能摆地摊,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对于哪些地方可以摆地摊,我们要进行城市管理研究,考虑到城市的秩序,也要照顾到地摊经济的流量。必要的时候需要在固定区域内对地摊的数量进行管制。同时可以开辟特色街区,笔者在我国台湾地区旅游时曾经对当地的特色街区士林夜市留有深刻印象。一个特色街区的形成不仅可以对周边社区消费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也可以使得摊位规范化,便于监管。

  3.3影响市容市貌及应对措施

  我国大多数地摊经济的经营项目都是以食品加工以及售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这是我国地摊经济的主营产业之一,地方有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城市管理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地摊经济沿街为市给城市卫生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为城市管理压力增加,所以各地区一度对地摊采取所谓“一刀切”的取缔措施,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行为,也并不合适。中央反复强调“放管服”和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对非正规经济采取一定的包容态度,是体现文明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象征。我国各大城市应该立足于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地摊经济进行规划,使得摊贩认识到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满足消费者对地摊产品的质量要求。地摊摊贩要紧跟市场的步伐,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我国各大城市划分地摊经济的范围,整合地摊经济的资源,对地摊展开集中化的管理,制定个人化治理措施,方便社会大众的生活。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除了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力如建立摊主微信群、适时对摊主进行普及行政法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过去曾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的职能。

  非政府组织在地摊经济的发展中可以表现为“摊主联合会”。诸如此等的民间组织对于政府治理的参与可以对政府的治理成本起到降低节约等作用,并且从其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也可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对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而类似“摊主联合会”的民间组织在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后不仅可以分担地方政府责任而且可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在降低其行政的经济与人力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加强与民间的联系,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例如,韩国就成立了类似的组织,小摊主通过自己的“韩国摊点业主联合会”在实现协助政府进行管理的同时经由自己的官方网站交流经验,实现地摊经济这一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4、地摊经济发展的法制维度与展望

  对于对地摊经济实行有效管理也可以运用法律的杠杆作用。前期颁布的有关地摊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办法大多是试点性、实验性的。而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修改并考虑上升为地方性的法规。法是成文的政策,其背后都有一种精神或价值的存在,社会各方对其认同感存在差异;例如,民众对地摊便利度的认同,政府部门对地摊之于城市市容的影响,使其在夹缝中生存。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周光权教授曾提出立法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地摊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营地摊大多都是流动摊位的形式,摊主的流动性很强,主体也很多,管理者以及管理对象之间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监管模式。对此可以收集多方观点,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进行群众调研、收集、汇总最后组织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对于政府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可以显著的提高行政效率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有关政府部门,例如,城管队伍在执法时也有监管其行为的作用。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明确市场主体的哪些“私权”在市场经济的哪些领域自由行使,“公权”不能干涉。这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体现。20xx年9月,笔者读书的重庆市便发生了一起城管与地摊摊贩冲突的事件,城管队员与地摊摊贩不仅发生口角竟追打摊贩以至摊贩挥刀自卫,诚然,此事确是摊贩违规占道在先,并首先构成了妨碍执行职务。但城管队员后来对其追打行为也构成殴打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最后涉事双方都受到了行政处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政府把切实贯彻《民法典》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起点这是要求管理机构实施行政程序、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负担、行政收费、行政管制,依法规范行政决定和其他活动,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改进。《民法典》的实施是一件事关全社会的大事。党政机关也有义务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我们应以实施民法典为契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在《民法典》的实施应进一步明确公私权的界限,抓住事权和行政的双重作用,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5、结语

  综上所述,地摊经济在2021年也将作为“长久之计”而继续存在下去。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根据出现的问题随时加以调整。作为行政主体的执法部门也应尊重执法对象,多与执法对象沟通和交流,谨慎处罚,坚决杜绝任性以及违规执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地摊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为了让底层百姓有一个新的致富方向,给底层群众一个避风港,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地摊经济也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减少脏乱差的标签,在2021年发展一个干净、安全和有序的地摊经济。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添上靓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xx:237.

  [2]裴长洪."六稳""六保"与高质量发展内在联系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xx,(10):3-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5]刘明松.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08);95-103.

  [6]马宁,朱美芬.和谐社会视域下发展"地摊经济"”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5):100-101.

地摊经济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问卷调查报告怎么写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读后感

2022中央经济会议心得体会

迈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心得体会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心得

延伸阅读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假社会实
2024-02-21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农村改厕调查报告
2024-02-04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文化调查报告范文六篇,欢迎品
2024-01-16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
2023-12-26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调查报告模板及
2023-11-14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一种文献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1-10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家乡文化的
2023-11-10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一种文献形式。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解释。它常常被用于学术研究、市场调查、
2023-11-08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
2023-11-04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一种文献形式。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解释。它常常被用于学术研究、市场调查、
2023-11-0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