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邓小平》电影观后感【五篇】

观后感 |

时间:

2023-01-15

|

推荐访问

【www.ndcksc.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邓小平》电影观后感【五篇】,欢迎品鉴!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1

在此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邓小平》这部电影。虽然以前对于邓小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在观看过电影后,在我心中这位和蔼的老人的身影却空前的高大起来。

电影的开始是国产“红旗”轿车的缓缓驶入的画面,仿佛就把我身临其境地带入到七、八十年代地红色生活中去,我尽力去想象轿车中的主人公是谁,那唯一能代表七、八十年代的电影色彩和经典画面使我不用去猜想是何许人,他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影片中真实展现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划分特区、香港回归、南巡讲话等与小平同志紧密联系的事件,以及他带领人民励精图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从百废待兴的局面到奇迹般的辉煌建设,体现他卓越历史功勋和不朽伟绩的光辉形象。

历史不会忘记:正是这位高龄老人,替中国迈出了开拓思想的第一步。是这位时龄88的老人,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接触邓小平,我往往只从课本触摸到他的伟大历史功绩,观看影片后,我深刻体会到,其实小平同志作出一步成功的决策——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是毋庸置疑的政策,在当时那个中国“红色革命”时代是多么的艰辛和困难重重。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结束,小平同志恢复党内工作,面对神州大地百废待兴的局面,他首先做的工作即是为知识分子平反,画面中“文革”被下放农村改造思想的知识分子,听到这一消息,我从他们表情上看不到有多么兴奋,可是我却看到他们的内心留着热泪。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刚开始,小平幽默诙谐的话便把会带入正题“这次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向大学学习,外行管内行,总是要学才行”。经过几次成功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会议和决策,如恢复高考、为知识分子平反、拨乱反正等,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中国的教育逐渐走上正轨。

当《人民日报》社论员发表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时,全国各地议论纷纷,认为这是违背“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和胡耀邦针对党内外人士和群众对文章的犹豫和徘徊的时候,发表意见“高个子顶不住,矮个子来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坚定了人民群众的信心,随即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极大的解放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的思想,这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富裕的时代。

在农村土地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广泛听去代表意见,果断肯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制。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我国的农业在那些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农民从此走上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幸福道路。那一句“邓青天”又喊出了多少农民的心声,小平同志随即一步步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从城市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一步一步地使神州大地走上辉煌建设的时代。坐在日本高速发达的车上,邓小平同志面对记者说:“坐在这里有种催人跑的感觉,我们中国也要有这样的车,也要快速的跑起来。”这再一次表现了邓小平同志要加快经济建设,勇超强国的决心。

在平时,邓小平同志是那样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而在对待香港问题的谈判上,他又是那样的坚决,他与英国首相素有“铁娘子”之称的强硬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尤其让我记忆深刻,小平同志的开场谈话总忘不了他的烟,据说后来戒烟是听了撒切尔夫人的忠告,“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这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仍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他那种“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光辉形象真的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土地和人民。”邓小平这内心深处的心声在此刻完全表达出来,自己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着祖国的改变,此后对香港的政策逐步演变为“一国两制” 的创造性的构想,让人遗憾的是小平同志没能到香港的土地上走走,去看看他收回来的土地……

我经常在纪录片中注视伟人邓小平的眼睛,那清澈的瞳孔,深邃的双眸蕴含着多少坚定的信念、令人赞叹的远见?他面对着资本主义这个大帽子,面对着曾经令他三上三下的毛泽东同志,他仍然以一片赤子之心操劳着中国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个发展,突破瓶颈,开拓创新。用他的智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路。这样一位老人,用他的改革创业的计划,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给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他南巡视察,就是考察各地有没有按照他的计划,将发展进行到底。他深知,中国再也不能失去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重大机遇,中国再也承担不起囿于任何原因所造成的发展脚步停滞不前。他在有生之年,特别是短短的暮年时段,期盼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真正有所起色,期盼着改革开放的效果能真正实现经济飞跃。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老话,现在相信无论是谁都说得十分上口:“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简单的一句话,却彻底反映了一位老人朴实无华的精神。他追求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富裕,是她改革开放以及整个规划蓝图的最终目标。有资料显示,邓小平每天的散步从18次下降到12次,岁月不饶人,他将自己的所有心思花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他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和机遇观,他一再地强调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能停。是的,这位历经坎坷老人也会害怕,他怕中国再因为什么左倾右倾的思想,或者是什么内部的阶级斗争而停止经济发展,在他的脑海里,一切清除得很:中国在不能失去这次机遇,没有任何领导人再担负得起这项的巨大损失。可能是生命的乐章催促着他的离别,他仰看着自己的中华蓝图即将奏效,他多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多少能见一下成效。他努力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只为一睹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的广阔前景。他是踏着准点过日子的老人,他是和顶着时间作计划的智者。邓小平曾说:“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顶住了社会各阶层的压力,以其年迈的身躯一顶中华经济之崛起。他知道时间的流逝对于这个硕大但却空虚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机遇仅此一次,没有时间也没有商讨的余地,中国必须前进,哪怕只有他一个人的力量。顶着社会的舆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允许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许错误,但他相信,只要目标正确,任何细枝末节都不能挡住这个睡醒的雄狮迈开宏伟的大步伐。

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先生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尊敬的字。

邓小平身上所表现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象他这样的共产党人还有很多。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的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为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他们点燃了我们年青人的信念,也鼓舞了我们年青人的士气,让我们年青一代有了更高的追求。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2

在我还小的时候,只是至今还有记忆以来,《春天的故事》成为了和儿歌一般陪我长大的歌曲。那熟悉的旋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老人”指的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听着这首歌,尽管不知道其具体背景或者具体事件,但对于邓小平爷爷却心生佩服,敬仰有加。而今,我已长成了一位大姑娘,一位在大学接受文化熏陶的新世纪接班人,我一点一滴地去进一步加深对于邓爷爷的了解,这次观看纪录片《邓小平》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导师,更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民族的英雄。他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炎黄子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影片以访谈和追寻历史遗迹的方式,向我们再现了邓小平不同寻常的一生。纵观小平同志的一生,也是纵观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成就伟大事业的历史历程。年幼的邓小平离开家乡,在留法学习期间做过工人。回到祖国后,他在危机重重的大上海做地下党工作。影片中还具体地说到了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他坎坷的政治生涯可谓跌宕起伏,却能奇迹般地一次次复出。他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他的突出才能,不仅显示在他作为开国元勋、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这个方面上,其实,也体现在他为人做事和人生态度上。

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树立了一个丰碑。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影片的最后,邓小平踱在杨浦大桥上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他说这不是诗,是自己的心里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他的深情表达,而他更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应尽的职责。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应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努力学习,成才成人,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作为光荣的学生党员更加感到肩上的责任的巨大。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自己成为一名党组织引以为傲的共产党员。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真的受益很多,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朝着心中的美好,努力拼搏,我也会永远记得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3

二月二十一日,在公司组织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视片《邓小平》。通过这次活动,我本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体会深刻。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恢复高考、收回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国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辉煌一页。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思考、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他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企能力、执企水平,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强化管理执行,积极主动服务,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中国联通发展模式根本转型、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4

在大三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毛概》这门课程如期开课了。课上,我们敬爱的老师时不时的给我们观看一些珍贵且有意思的视屏资料,其中就包括电影《邓小平》。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邓小平人生后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之前,我就在了解到,邓小平去世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以示哀悼。当时只是简单觉得邓小平很伟大,但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邓爷爷的伟大功绩到底有哪些。而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这个“三落三起、打不到的小伟人”。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他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改变了中国,同时也影响了世界。

影片主要演绎了邓小平1976年恢复党内职务职权后的一段辉煌历史。当时,他要求部下去拜访苏步青等科学家,并邀请他们到北京饭店开会。在会上,他为了让知识分子消出余悸,当场恢复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并要求教育部马上恢复高考。这也从此打响了科教兴国的牌。他访问日本和美国看到了经济发展。回国后,他把深圳作为经济特区进行发展。他到各地视察,看到了贫穷和落后,他提出多劳多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激励机制,肯定了大包干的成绩。他还接见了英国首相夫人,提出1997年香港回归的愿望,并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他一生"三落三起",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坛发生了剧烈震荡,面对这样糟糕的现状,被第三次打倒后的他并未有丝毫退让。然而新中国的道路完全要靠他自己去探索,这之间必然有违背人们那落后的理念,改革开放步履维艰,在人们的质疑与反对的声音中,他也并末后退,他坚定自己的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事实来说话,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要墨守陈规。然而事实最终证明了一切。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

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一路走来,又远去,他没有带走什么,却给中华人民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国度。他伟大的胸襟和魄力,他的睿智,果断和远见卓识无不让人深深折服。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该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崇尚实干,英勇果断,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论恢复高考,收复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他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切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革命年代走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用毕生的时间诠释了这一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的无边尊敬与感恩的四个字。

在影片最后,我们的邓小平走了,当“再道一声小平您好”条幅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在想,我们的小平同志真的走了吗?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走了,他没有看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但是他也看到了,因为小平同志在我们每一位心中,永垂不朽。他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向前,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迎来更多的辉煌。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向小平同志学习并继承小平同志精神,抓住机遇,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分享幸福、快乐!让小平同志目睹我们祖国雄起的那一个伟大时刻!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5

邓小平传奇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他又怎样书写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党的指导思想?又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者?一个个的问题,一幅幅场景,历历在目,而答案都可以从《邓小平》这部影片中得出,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这部电视片围绕邓小平几十年的革命生涯,特别是他在革命和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提出的思想理论,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主线,反映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富有立体感,是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教材。的确,欣赏完之后,利用这一形象、生动的教材,深化了我们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更形象生动和更深层次的让我们同学学习了《毛泽东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老师的苦心终有收获,其中伟人邓小平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更是让我们记忆深刻。

片段一——勇者无畏,痛批“凡是”

记得在影片刚开始,邓小平还处在政治风波中,当时四人帮”被粉碎了,但是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命运并没有立即得到改变。当时,中央还要求全国各地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而且党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同志坚持两个“凡是”,这让全国上下再次陷入恐慌。当邓小平同志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他就明确表示这样不行!后来他还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他在影片这段讲话对我影响很大,一个还处在苦难中的人,还坚定自己的立场,敏锐地洞察到“两个凡是”的要害,充分体现了他马克思主义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国家前途高度负责的态度!

片段二——精干果敢,恢复高考

面对一延再延的会期,面对教育部主要领导人迟迟不对应届毕业生参加考试等问题表态,终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发了脾气,并在对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明确表示,“两个估计”不符合实际。

在一个报告会上,历经“三下三上”刚刚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时,他就要求从科学院系统和教育部所属大学,各挑选科学家参加会议。对这些人的选择,有三个条件:第一,参加会议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第二,要有见识敢讲话,能说出东西来;第三,不能跟“四人帮”有关系。当时找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容易,找跟“四人帮”没什么牵连的人也不容易。但是后来会议就开成了,那时候参加会议的好多同志都是“文化大革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都还戴着这样的帽子,都是知识分子。会议过后,在邓小平一再坚持下,1977年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经历了十年动乱积压下来的几千万中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沸腾了,从影片中的场景看出,从城市到农村,中学课本被抢购一空,走村串户借书者有之、抄书者有之,求知学习蔚然成风,也带动了整个拨乱反正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人们的命运和试卷再次联系了起来,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片段三——开拓创新,改革开放

进入影片的后半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并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大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后来,邓小平同志在和工商界领导人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他继续大胆实践,指出“可以在广东、福建搞几个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可见这个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要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他还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在他看来,经济特区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在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经济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济措施。经济特区同其它地区一样,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存在特有的社会性质,改革是否成功,判断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同时,经济特区还要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是通过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方式。总之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就是邓小平为使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三个片段我是对《邓小平》这部影片的最深印象,可见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作为大学生我们,就是要学习他那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尤其要学习他那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百折不挠的积极生活态度!

《邓小平》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字

长津湖观后感800字作文

重生观后感1000字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

红色云展厅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

酒驾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2征兵宣传片观后感

疫情期间的自我心理防范方法观后感

延伸阅读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21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20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18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18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18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
2024-02-0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0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2024-02-0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
2024-02-05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以下是小编
2024-02-05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