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标语口号 |

时间:

2021-03-27

|

推荐访问

【www.ndcksc.com--标语口号】

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摄影/张释之

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摄影/傅娆

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

摄影/傅娆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这次,我们邀请了数位中学生共同参与了这场“五四”寻访,一百年前的青年与此刻的当代青年之间,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珍贵对话。

几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寻访后带着思考和感慨写下了这些文字。它们或许稚嫩,但历史的隧道,就是这样被精神的薪火接续照亮的。

5月2日

传承

“五四”先驱李大钊、沈尹默后代专访,讲述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5月3日

解读

新一代学人马勇、唐小兵师生对话,深度剖析现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盘根错节

5月4日

寻访

北京档案馆知名胡同专家王兰顺带领读者和学生,重走《新青年》编辑部、北大红楼等“五四”地标(见10、11、12版)

寻访目标 壹 赵家楼

雨和火的碰撞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余璐

阴雨之下,我第一次走进赵家楼,走进这座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进入高潮的舞台,走进那段不可忘却的回忆。谈起“五四运动”,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林林总总的场景,赵家楼仿佛被历史的洪流冲淡了痕迹,消失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寻访赵家楼,不仅寻回一段历史,更寻回一种民族之魂。

一把火,烧光了曾经装潢华丽的赵家楼;一腔热血,鞭笞了曾经耀武扬威的卖国贼;一段历史,书写了曾经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正是那一声声呐喊,正是那一次次振臂高呼,正是那一个个觉醒的新青年,才让红色的曙光照亮中国大地!

曾经的赵家楼是雕梁画栋的私人宅邸,拥有着花园、假山和亭台楼阁。它的主人,在世界被炮火硝烟缭绕之时,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零之时,却仍旧享受着他的生活。游行的学子们就像勇敢而激进的战士,冲进这个“极乐世界”,让这宅子的主人也感同身受着中国的苦难。他们的行为也许过于鲁莽、言辞也过于激进,但正是这份耿直与正义,捣碎了曹汝霖等人的春秋大梦,将他们通过屈服换得的苟且偷生踩在脚下。

我曾认为最不会奋起反抗的便是学生,在“深柳读书堂”的时间里,他们似乎离世俗最为遥远,与现实也最不相契合,但这次最先站出的是他们。君可曾想过各大高校的学生,手握笔杆、针砭时弊的文人,能抄起棍棒,将胸中难以平复的愤懑施展于拳脚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本应被保护的花朵变成了刺向社会黑暗面最锋利的武器?我想正是那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和无畏的勇敢之心。拥有知识,可摆脱愚昧与无知,成为时代的先声者。

他们并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为一群人,他们的身后更是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呼声。 32位学生被捕入狱,让社会各界群情激奋,舆论的压力迫使警方不得不释放所有学生。这是人心所向,也是众望所归。现在的赵家楼辉煌早已不在,一场大火过后,那楼早已夷为平地,连曹汝霖躲藏的地窖都已不知所踪,但这一段历史仍旧在,那一群青年的形象依旧印在我的脑海。遗址中悬挂着的一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见证了火烧赵家楼这段历史,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去续写“五四运动”的华章。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与赵家楼的前世今生会面,走过一片火光闪耀的赵家楼,走过一片废墟的赵家楼,走到见证新中国繁荣富强的赵家楼。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身处和平的环境下,我仍希望我们能保有那一代青年的勇敢、向上和爱国之心,在风雨中,我邂逅了赵家楼的一砖一瓦,也纵观了它的风风雨雨!

寻访目标 贰 《新青年》编辑部

“总司令部”隐匿于极不惹眼的小院       

北京八中 高二 傅娆

东华门——智德南巷——骑河楼南巷——箭杆胡同……穿过蜿蜒曲折的街道,踏着饱经风霜的沥青石板,在迎接五四运动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走进京城巷陌,探寻“五四”的足迹。在这里我们找到的,是陈独秀先生在北京的故居,也是被当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称之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

我在京城走访过不少名人故居,但如若不是特意踏着“五四”的脚步寻访旧迹,陈独秀先生的这个坐落在如今箭杆胡同20号的小院儿,是很难被注意到的。静静隐匿在城区胡同里,包围在人来人往的居民小巷中,从1917年初到1920年初,陈独秀在这个院子里断断续续地住了三年。而《新青年》编辑部,也跟随他从上海搬到这里安了家。虽然院落不大,房屋看上去也是全新装修维缮过的,但我们依然可以目睹陈独秀先生生活的格局,感受编辑部在此创刊的艰辛。

《新青年》杂志在出刊初期,致力于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出刊的杂志多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在杂志1卷1期《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先生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而他,正是利用了这段宝贵的青春时光,极力宣传新的思想,唤醒了一代中国青年。

在这座小房子里,曾经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我们熟知的人物,都曾登门拜访并为杂志撰写文章。有人说:这座今天看来极不惹眼的小院,当年由于他们的往来于此而成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部”。几位经常出入《新青年》编辑部的先驱们,后来齐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深受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他们,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征程。

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因此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开端和代表性事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于历史的影响功不可没。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到巷子深处的陈独秀故居去拜访,去看看当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地方,去了解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的这番话引发了无数青年人对于当代家国情怀的思考。100年以后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在向百年前的革命先驱们致敬的同时,应该将他们这份爱国主义精神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正是好时光。

箭杆9号射出的劲矢    

北京八中 高一 姚钧天

灰暗的天空与鱼鳞瓦上下连成一片,北京城欲雨还休之时,跟随着“北青青睐”的寻访之旅,我们在皇城根附近的胡同中穿梭。恰巧有一位住在周围的老人家问我们:“是在找陈独秀故居吧。” 语气里有一种自豪。我点点头,说着,就到了这座胡同深处的老宅子门口。

保存了一方故土的空间,不断流逝的时间好像得以停滞,在那里、在那时思考创作的人,因而得以不朽。

这座宅子坐落在东城区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100年前,陈独秀在此居住时原是箭杆胡同9号,原来这条小巷在当年并没有多么长。跨过门槛,拐过影壁,是一方小小的庭院。虽没有像鲁迅家一样的树,但在其中踱步思考也足够惬意。正对着,是一块新文化运动的浮雕,刚健的线条勾勒了变革时代中思想家的轮廓。据说这堵墙背后,原是有一扇门的,当北洋政府的警察敲打着正门要来抓捕陈独秀时,范文,幸好有这个后门,他才得以逃脱。南北相对的便是两间正房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还原。陈独秀的书桌、衣帽、书信,与几期《新青年》杂志摆在屋内,周围是其生平的介绍。这间房子是他受蔡元培邀请,在北大任文科学长时的住宅。在上海创立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迁到了此处。离北大红楼、中法大学只有咫尺的此处自然是高朋满座,李大钊、胡适等知识分子都曾在这里畅谈中国的前途。如今,则有一种幽静神圣的感觉,值得去默默回想那激昂的年代,暗暗感受那时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力量。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新思想的出现让青年人看到了曙光——那么这里便是晨昏交替的地平线吧。当他们的愿景很大程度上已然实现,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长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时,再回首,这些中国先驱们的经历与思想,仍需要我们去一遍遍学习、讲述。

新文化运动,从《新青年》开始。新潮思想在文章中碰撞,无不是为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寻找最好的发展道路。白话文的应用、马列主义的宣传,让这本杂志成为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二十一条”的丧权辱国使久积的怒火爆发,学生运动就此开始。陈独秀虽然并未在5月4日当天与学生走在示威的队伍中,但他与李大钊等人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杂志的出版,去声援学生、揭示现实,去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反抗的斗争。从学生到工人,从北京到全国,“五四风雷”让广大的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因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出现而焕然一新。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艰苦的尝试与抗争,为国民谋一条全新的出路。

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要去面对技术的革命、文化的复兴与世界的交融。不因长路漫漫而空叹踯躅,不顾困顿重重而驻足不前,不畏踽踽独行而上下求索,不患众人皆醉而保持清醒,五四精神的火种因而薪火相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场大雨过后,北京城碧空如洗,阳光洒满大地,给人以新的希望。

寻访目标 叁 北大红楼

热血仍旧,力戒浮躁                                      

北京四中 高二 李芳瑜

百年纪念临近,红楼前人山人海:佩戴着团徽的学生说说笑笑,拍小视频的团建公司高喊着“传承五四精神,有我”的口号,远处人群嘈杂处忽然响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路人纷纷瞩目。参观、行走固然是纪念的方法之一,但或许更重要的,是要透过浮躁的形式,更严格地反省自身:一百年的时间,我真的理解五四精神了吗?

如果说五四运动是整个中国的青春记忆之一,那么这段记忆的创造者,也理应是勇敢无畏、棱角分明的青年。胡适先生曾评价五四运动:“中年的智识阶级不肯出头,所以少年的学生来替他们出头了;中年的智识阶级不敢开口,所以少年的学生替他们开口了。”青年的可敬可爱,在于他们大多不在乎身外之物,在于他们胸中涌动的热血与正义。所以,面对顾维钧,陆征祥“力竭智穷,负国辱命”的辞职电,面对政府里畏首畏尾的大人们,青年们扛起了大旗。红楼一层的一个展厅里,模拟了5月3日夜筹备的场景:撕开了的白布床单挂在竹竿上制成标语,上书“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愤怒似乎要从笔画末尾的一挑中喷发而出。这些用墨用血写成的宣言,第二天便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伴着怒吼打了出来:千万民众的声音正在被一群年轻人勇敢地呐喊。叶曙明先生在《重返五四现场》一书中写道:有的学生甚至抱着必死的决心,将自己的遗书事先写好,以一己之性命,求社会正义之伸张。回看那个时代的青年,他们的血性,他们站在时代前沿的担当,与这种近乎孤勇的精神,足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中最璀璨的一束光芒。

“五四”的热血也有着令人钦佩的源泉:北大红楼的一层,是一间新闻纸阅览室,墙上陈列的旧照片再现了当时的情景。青年扶额阅读,似乎在沉思;读报的人群前面,有一站一坐两位学生,一人手指报纸,似是在与同学低声议论。红楼一楼的图书馆叫做“饱无堂”——一个带着些许自嘲式幽默的名字,这里是学生聚众议论时政之地。那里汇集着学术自由之风,颇有处士横议的意味。正是这样的地方,人与空气,孕育了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五四”的硕果。站在一百年后回看,我们是否有他们那般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是否如他们一样眼界开阔、志存高远呢?我想,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慢慢回答的问题。

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除了青年的担当与热血外,我们应该能冷静下来,看到更多的东西。不管是在刚刚迎来“德先生”的一百年前,还是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都要明辨“民主”的真正意义:如此,我们才不会让愤怒与偏激的火焰,烧灼了民主本来的面容。

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先辈的勇气和用鲜血捍卫的民主,消失在蹭热度的转发与小视频的浮躁中。这是我从细雨中的红楼里走出来,最最想要说的一句话。

站在历史拐角处 迎接新生的太阳                          

北京四中 高二 张释之

走在红楼狭长的楼道里,我不免对百年前年龄与我相差不远的学生们由衷敬佩。青年人的步伐是无畏的,青年人的呐喊是纯粹的,青年人的理想是至高无上的,青年人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少年意气”可能有些幼稚或是青涩,但恰恰是这份青涩,是投射进黑暗社会的一线曙光,告诉人们,太阳要升起来了。

站在历史拐角处的人常常意识不到其时代的伟大。法国大革命当天,路易十六的日记写道:今日太平无事。1919年5月3日夜,学生们在北大红楼的一间教室内连夜赶制了三千多面旗子,谢绍敏用流血的手指写下“还我青岛”四个血字;他们当时或许不会想到,民族的命运将由他们彻底改变。

一百多年前,就在北大红楼,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人,将“民主与科学”带到课堂上,将“学术与自由”带给学生们。在当时校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下,这些学识最渊博、思想最前卫的大师们会聚于北大红楼;从此,红楼内气象一新,国外最新、最先进的思想通过教授的言传身教和《新青年》等刊物走进学生们的视野,而“爱国”更是深深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扎根。在这些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当国人面对巴黎和会的失败外交和丧权辱国的无理条约时,学生们失望、不满、愤怒,于是在5月4日,从北大红楼出发,走上街头游行抗议。以学生的鲜血为代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从此在全国展开,写就了史书上辉煌的一页。

红砖砌成的红楼,在今天看来已经陈旧了,但在当时当地却以其亮眼的红色成为最摩登的建筑;正如新文化运动,虽然陈独秀晚年即已认识到自己年轻时思想之激进幼稚并为之忏悔,虽然钱玄同等人废除汉字的主张在今天看来荒唐又可笑,但在当时当地,这些“异类”的见解却如同平地惊雷,炸醒了许许多多在“铁屋子”中沉睡的人们。若没有老师们惊世骇俗的言论,若没有学生们的一呼百应,以及之后百姓的共同努力,中国又何时才能摆脱糜烂困苦的境地,真正强大起来呢?

在一层外的展厅中,我们看到“五四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含义。是的,那个在动荡中传奇、因动荡而传奇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我们重览“五四”故地,要重光百年前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和“爱国”“进步”的精神内核,不负许许多多青年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美好年代。

走出红楼时,天空已细细密密下起了小雨。春雨伴着冷风,越下越大。

但,请等雨停,云彩后面会是新生的太阳和新发的生命。

延伸阅读
交通安全(Thetrafficsafety),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标语口号最新(锦集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6
“法制”我国古代已有之,在现代,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制宣传标语口号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乡村全面振兴是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美丽乡村标语口号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乡村全面振兴是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乡村振兴标语口号集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6
 疫情的意思是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标语口号接地气【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疫宣传标语口号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
2024-04-2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疫宣传标语口号(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5
武汉挺住,中国加油!我们很好,你们无论在哪,照顾好自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意标语口号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5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题教育标语口号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意标语口号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5-31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