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

【www.ndcksc.com--历史教案】

一个好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享受,还应该有视觉的冲击。如同我们所定义的美味佳肴,不仅要吃起来香,还要让人看起来心情愉悦,做到真正的色香味俱全,才可以称之为美食。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供大家参考选择。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

 

  摘 要: 历史是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我们欣赏这幅画卷的过程,也就是历史课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画卷的解读者,他的解读方式对学生的接受多少有着莫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纯粹的语言讲述难免会使课堂枯燥乏味,缺乏人文精神,因而需要改变历史课堂以有声语言主导的方式,从而促进课堂和谐、动态的进展,彰显历史的精彩。基于此种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了肢体语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魅力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 肢体语言 历史 教学

  一个好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享受,还应该有视觉的冲击。如同我们所定义的美味佳肴,不仅要吃起来香,还要让人看起来心情愉悦,做到真正的色香味俱全,才可以称之为美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解那遥远的历史故事,另一方面还应给学生呈现历史的精彩,因为再动听的讲解,如果缺乏肢体语言的衬托,也会黯然失色。魔术界大师刘谦有句话一直挂在嘴边:“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是否可以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历史的时刻”。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进入声容并貌的世界。

  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多种方式,是非语言行为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内在生命需要通过行为艺术来表达,教师课堂组织的外在表现则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加以体现。肢体语言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并通过体态、神态进行信息传递的物质载体,是将无形的语言思维方式直接转化为动态的感官形式,用来加强整体印象和表意效果。[1]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是电子的时代,上课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场景,但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调剂口味的,毕竟电子影像和真人世界还是有差别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离开电视而选择去球场看比赛。再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大部分来源于教师外在的表现方式,从而猜想教师对自己是支持、关心,还是排斥、冷漠。所以,教师肢体语言的呈现方式会无声无息地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想象是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与众不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gan教授在《受过教育的头脑,教学中的想象》(The Educated Mind,Imagin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及其他著作中提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它是使教学活动对所有的学生富有成效和充满意味的关键。[2]

  什么是历史想象呢?北京大学杜维运先生认为:“就是将自己放入历史之中,进入历史的情况,进入历史的时间,进入历史的空间,然后由此想象当时可能发生的一切。”有些历史场景需要去感受,这时语言便显得苍白无力,需要借助表情和动作来展现。在历史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将逝去的历史“复活”,让学生再次感受历史的画面,从而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以《商鞅变法》为例。在讲解商鞅徙木赏金,取信于民时,如果教师只是展现这段话:《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然后用语言描述来讲解这个过程,学生体会深刻的应该是史料的学习。当然也会产生历史想象,但这种想象是模糊的,因为学生不曾真正地进入这个变法的时空里,想象思维就如同笼中之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立木时首先在黑板上划一长竖线,标上“木”,并注释“徙之赏十金”,然后自己再用迷茫的眼神望着“木”,接着标注“徙之赏五十金”,之后拔“木”而起,从讲台一边走到另一边。虽然教师只是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将这个过程加以展现,但却给学生呈现出了一个典型形象,相当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素材,为冷酷无情的历史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学生头脑里联想的空间就会扩大,想象思维就如同离弦之箭。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习历史的人总会被误认为呆板,不够灵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历史会给人一种厚重、沧桑感,但同时也给人呈现了无数生动形象的故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缤纷多彩。作为历史教师,要呈现给学生哪种历史,是可以选择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其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加入肢体语言的成分,必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沉闷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罗斯福新政》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罗斯福——这位身残志坚、连任美国四届、被誉为“狮子”和“狐狸”的总统是如何让美国再次崛起的,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模仿罗斯福拿着拐杖走路,边走边说:“大家猜猜我是谁?”学生:“罗斯福!”教师:“对!我就是罗斯福!今天我要亲自给你们讲讲我是怎样带领我的国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表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肢体语言则在无形之中透露了教师的态度。比如学生在讲课过程中说话或“开小差”,教师需要放弃以前那种直接批评学生的态度,代之以目光的提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教室里,教师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分心或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拉回注意力。老师持续地扫视整个教室,并与每个学生的眼神接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老师长时间注视学生时,学生可能会心生警惕,进而达到警告的效果。[4]或者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拍拍他的肩膀。这样的肢体语言可以使学生免于被当众批评的尴尬,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好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容的课堂气氛。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5]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心理学家赫拉別思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6]这就说明对于知识的记忆,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才可以又好又快地完成。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但由于历史自身包罗万象,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涉及的领域又比较多,如果学生在学习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必然会觉得历史枯燥无味,兴趣更无从说起。

  恰当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而书写板书的过程也即肢体语言的体现过程,因为每个历史符号的书写都需要借助我们的肢体。以《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为例,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首先将表格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讲课进度进行填写。因为边讲边写,学生在注视教师书写的过程,会对知识形成一种强化,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记忆策略。如果教师只是口述或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容易陷入不思考只记忆的陷阱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的见解会越来越少。在表格填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列强入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以在代表程度的词下面画上下划线,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当时的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被列强给控制的。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杜威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肢体语言恰如一座桥梁,将无形的教学变成有形的教学,将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可以展现无声语言的魅力,但在运用过程中须巧妙,既要符合历史的背景和情节,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通过简洁适度的肢体语言展现复杂变幻的历史过程,让学生去体味、反思,再经过教师的引导而内化生成一种知识、一种体验、一种思维、一种灵感。教师上课毕竟不同于演员表演,所以适度显得格外重要,应该明白“动人春色无须多,浓绿万枝红一点”。

  除此以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肢体语言的运用非一日所成,需要不断地积累和磨炼。平常如果能做到自然、得体、恰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艺术,才能起到肢体语言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高丽君,陈静茹.魅力信号——肢体语言的教学启迪[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63.

  [2][美]Egan,K,等编著.王攀峰,张天宝,译.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3][5]魏清主编.全人教育视野下的有效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5,58.

  [4]何叶荣,李玲.肢体语言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148.

  [6][台湾]徐鹏力.动感:炫酷时代的肢体印象[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

  【摘要】从班主任工作中的肢体语言运用的若干案例出发,运用沟通表达形式的理论研究和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和归纳了班主任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理,为班主任工作中肢体语言的顺利运用提供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肢体语言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83-02

  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面对问题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先试着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而肢体语言是大部分学生喜爱而教师又容易做到的有效表达方式之一。

  记得一个三年级的班级里有个叫小伟的孩子,坐在班级的倒数第二排。刚接触到他时,我就发现他是个无法静下来的孩子,老师在上面讲话,他就在下面翻翻书包,玩玩笔盒,完全不理会老师上课的内容,被提问到的时候总会一声不吭地把头埋在桌上。

  有天下课了,我在讲台上收拾东西的时候,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告诉我他哭了,我很惊讶地走到他的面前,他正趴桌上抽泣,我低身询问,他很委屈地说他后面的同学一直用桌子挤他,还把他的手给挤红了,说着就两眼泪汪汪,看着他的样子顿时不忍心起来,就用手摸了摸他的头,说“不哭不哭了,男子汉要勇敢,你上课认真听讲,坐端正,老师保证他不会再挤你,不哭了老师一会去说他,你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啊。”说完我又被别的孩子叫去了,这事就被我忘到了脑后,到了第二节课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的背挺得特别直,两眼炯炯有神,当时完全不能理解他怎么突然就精神起来了。之后我发现他上我的课都是特别认真,慢慢地居然还举手发言了。

  事后反思的时候,我就想应该是对他摸摸头的动作让他对我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吧。经过了解,他是和爸爸一起生活的,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才会回来,爸爸不怎么理睬他的学习和生活。我想他应该是生活在一个缺少关爱的离异家庭里吧,他在学校里又常犯错误,老师对他大多都是训斥,使他更加缺少被关爱的机会。

  曾经有老师专门对学校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少学生的父母没有抚摸孩子的习惯,农民工家庭更甚。“有时爸妈骂我,他们调头就走,我就觉得心里凉凉的。”学生说。

  在调查中,一些低年级的孩子表示,经常被父母拥抱,让他们觉得很幸福,而父母没有类似习惯的孩子则表示很渴望被老师拥抱。而如果老师摸了谁的头、拍了哪个的肩,也会让同学们格外羡慕。而高年级学生则相反,他们不愿意接受家长和老师的亲昵,用他们的话说“有点不习惯”。

  摸摸头在低年级学生眼里不仅仅是身体的接触,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接触本质上传递着一种爱,一种接纳,一种信念和力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深情地爱抚孩子,会让孩子心理安定,精神放松。”西方心理学研究也显示:当对一个孩子摸摸头,轻触肩膀,拥抱的时候,也就是对孩子真心爱抚的时候,不仅对他的健康有益,而且还可以起到安抚情绪、传达爱意等效果,从而使孩子更加愉悦。身体接触这个最容易使用的爱语会让孩子感受到心灵上的呼唤,他会心情舒畅,内心充满了阳光和力量,此时他愿意沟通,也更容易消除一些误解,让孩子在犯错误时更容易明白大人是为了自己好,是爱自己的,从而会更努力改正错误。

  还记得曾有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刚刚开学时老班主任就告诫我,班上有个特别难“搞定”的男生小欣。果然开学没多久,他就状况不断,虽然他的成绩还不错,但上课常常肆无忌惮地说话,下课恶作剧欺负同学,一副自己是大哥的样子。

  就在我还在为他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学校派来了学区公开课的任务,我更加担心小欣会不会在公开课时又出状况。那天放学后我把他单独留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和他说了很多,谈话的过程中,他耷拉着脑袋,惯用他的招数沉默,我感觉到效果并没有很好,没办法我只能结束了谈话,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当我拍他肩膀的时候,他的肩膀微微颤抖,并且抬头望了我一眼。就这一眼我突然放下心来,我想公开课没有什么问题了。果真如此,公开课上,他一改平时吊儿郎当的状态,专注听课,积极发言,公开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想正是这个拍肩膀的动作,让小欣感受到了我的真心。拍拍肩膀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放下架子,有与孩子做朋友的姿态。不要小看这拍肩,它能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做了让老师感到高兴的事情,或者学生正为自己所作所为而得意的时候,老师不妨拍拍学生的肩膀,孩子一下子就会领会老师的意思,感激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赞赏。如果学生在伤心的时候,你轻轻地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搂在怀里,这样往往能够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励。此时的拍肩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一般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的,这三种途径分别是声音、语言和肢体动作。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尔伯特·梅拉宾研究表明:人和人55%的沟通是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的,38%是用声音完成的,而单纯的语言表达仅仅占了7%。所谓的肢体语言就是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来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诸如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等等。当人们可以使用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由此也可以看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孩子们往往对大人们的肢体语言理解地最到位了。他们能从你的拥抱里感受到你在说“孩子你一定能行”,可是在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却是夸大了仅占7%的语言表达沟通的作用,而且还乐此不疲地“唠叨”个没完,过度发达的食指替代了孩子喜欢的大拇指,这就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和教师使用的肢体语言。含蓄的中国人并不习惯使用亲吻拥抱之类的肢体语言,这样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容易患上“肌肤饥渴症”,让他们缺少安全感不自信。作为教师,我们要迫切的开始多对孩子使用肢体语言,像摸头,拍肩这样容易做到又会有很大收效的肢体语言,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学上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一般来说,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摸头这样的肢体语言传递出的爱,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在情感和归属需求上的要求,在被老师摸摸头以后,他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宽容,内心得到满足,接着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满足自己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会学校里表现得更加努力向上。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摸摸头这样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就不再是简单的关爱,随着认知的发展,他们的自尊意识开始增强,开始认为自己也是成人了,他们会开始认为摸头这样的动作太过亲昵而且会有自己不被尊重,不被平等的对待的感觉,从而产生对摸头这样的肢体语言不同的理解,所以这样的肢体语言无法满足他们对于尊重需求的要求,那么作为教师,对高年级生就要慎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可以改用握手等更加平等化的肢体语言。

  总之,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能收到比直言不讳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肢体语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教育作用,关键是发挥了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体现了教师的爱与责任。

  参考文献:

  [1]魏晓娟.浅谈肢体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1):215-219.

  [2]孙泗跃.肢体语言浸润课堂[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70-72.

  [3]赵颖征.班主任的沟通艺术[D].河北大学,2013.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

  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要在不长的时间里把所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听众并触动听众的心灵,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演讲者除了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标准的普通话水平外,还要能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以更好的传情达意。

  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肢体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而视觉信息55%来自肢体语言。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一个人的手势、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情绪变化等,从演讲者出场到演讲再到致谢结束,以及演讲中的整个过程中,肢体语言往往比可以的有声语言更真实可信。肢体语言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于演讲者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良好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专业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和加强,对演讲者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一、肢体语言的功能

  不同的肢体语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演讲者上身前倾,表示谦恭、热情、讲到高潮时的一个挥手、握拳等手势可能代表了力量、鼓励等,这些都能加强语气,加深情感的宣泄。具体的说,肢体语言有以下五种功能:

  其一,是表露功能。即它可以表达口语难以表达的信息。其二,是替代功能。即它可以替代口语,直接与观众交流、沟通。其三,是辅助功能。即它可以辅助口语,使人“言行一致”,思想得以强化,被表达得更清楚,更深刻。其四,是适应功能。即它可以适应本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其五,是调节功能。即它可以发出暗示,调节演讲时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使观众作出积极反应。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在演讲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时间肢体语言的要求及训练

  (一)出场与走姿

  通常演讲者的出场,只是从后台走到讲台,虽然还没开口说话,但从演讲者的走姿、站姿、表情等,对观众已经产生了首轮效应。心理学中,首轮效应称第一印象效应,也有人将首轮效应理论直接叫做“第一印象决定论”,这种印象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因此,演讲者出场这短短的几秒时间有时甚至影响到后面的演讲效果,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演讲者不可忽视。

  1.走姿要求

  走姿是一种动态美。每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造型体,优雅、稳健、敏捷的走姿,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产生感染力,反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行走之时,每个人亦应注意自己的仪态与风度,稳健、自如、轻盈、敏捷是仪态优雅风度不凡的体现。基本体态的要领是:头顶找天,两肩打开,肚脐眼向后贴,注意提收腹部、大腿以及臀部等肌肉,放松两肩,挺胸直背。

  具体而言,要作到正确而优美地行走,就应当注意下列几个步骤:第一,走动时上体前驱,以腰动带动腿动和脚动;第二,行进时应将腿伸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膝盖伸直;第三,行走时应上身挺直,并且始终目视自己的正前方;第四,走路时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后脚,并且使脚跟首先触地。女性穿高跟鞋的应全脚掌落地;第五,步行时应保持相对稳定的节奏,不论是步幅、步速还是双臂摆动的幅度,均须注意此点;第六,前进进应当保持一定的方向。从理论讲,男女行走的最佳轨迹应是平行线,女性的平行线应紧挨在一起。

  2.克服不雅的仪态

  平时在走的过程中,要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克服一些不雅的仪态,如上看下看左顾右盼;东跑西颠方向叵测;驼背弯腰缩脖摆胯;连蹦带跳手舞足蹈;摇摇晃晃东倒西歪;走路带响等等。平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演讲更加成功,这也表现了一个演讲者自身的修养水平。

  (二)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及训练方法

  1、面部表情及训练方法

  演讲者面部的表情非常重要,在演讲的多数情况下,出场进场等都应保持微笑,这样不仅能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还能缓解自身紧张的情绪,同时能增强演讲者的亲和力,提升观众缘。

  微笑的训练可从面呈“王”字开始:展开眉头,眼角向两边拉一横;腮向两边拉一横;嘴角向两边拉一横,鼻子是一竖,然后放松脸部肌肉。微笑应发自内心,训练时想着快乐的事情,或者配上优美的乐曲,还可以用嘴咬一根筷子,眼睛盯着一个点尽量不动坚持一分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面部表情就会很自然。

  2.站姿及训练方法

  常言道:“站如松”,指站立要像松树那样端正挺拔。站姿是静力造型,显现的是静态美。站姿也是训练其他优美体态的基础,是表现不同姿态美的起始点。规范的站姿要求是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表情自然稍带微笑。两肩平正,放松并稍向后下沉。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挺胸收腹腰正,臀部向内向上收紧。两腿立直贴紧,两脚跟靠拢,脚尖向外夹角60度。

  良好的站姿从侧面看,应是后脑勺、肩、臀部、后脚跟尽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但由于生活中大部分人没有经过形体训练,因此会出现颈部前伸、驼背、胸部不挺括、塌腰挺肚、耸肩等形体毛病,通过训练才能从脊柱上给予调整,并消除这些问题。

  训练方法之一是拉脖子:想像头顶有根绳子向上提并将颈椎拉直,同时注意做到不抬下巴,也不压出双下巴,两肩打开下沉,肚脐眼向后靠,尾椎骨向内收,尽量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在感觉上成一直线,膝关节用劲站稳,自然呼吸,有空即可练习。

  训练方法之二是靠墙站:背靠墙,尽量让身体的头部、肩、臀、脚后跟等部位贴向墙,每次站十分钟,可早晚练习;

  训练方法之三沉肩练习:两腿分开,两手自然放在身体的两侧,感觉肩上有石头压着,尽量往下沉,两手尽量向下伸去摸膝关节,随时可练习。

  训练方法之四半脚尖站:两手轻轻扶在椅子背或窗台,双脚并拢,尽量夹紧,把臀部、会阴、肛门尽量往上提收,肚脐眼向内收,但不能憋气,自然呼吸。两肩尽量打开,脖子拉长,眼睛盯着一个点尽量不动,两嘴角往上翘,尽可能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每次练习2分钟,可每天早晚进行坚持一段时日。

  3.手势

  手势在演讲中是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它可加重语气,增加感染力。在做手势的同时,要配合眼神、表情和其它姿态,尤其应注意配合内容特别设计,并反复训练,才能使动作自然流畅、大方。

  如加重语气时,可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左,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成45º左右;抒发感情时,可单手应用也可双手应用。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外(或向内),手腕向上,使手与小臂成140º,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成140º为宜。由身体中心向两侧打开;朝一方向指去,可采用直臂式。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左,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屈肘从身前抬起,向应指向的方向摆去,摆到肩的高度时停止,肘关节自然伸直。眼睛也应朝指向的方向看去。握拳代表着力量,可有力度的将五指握紧,大小臂自然弯曲成45º。鼓掌表示喝彩或欢迎,用右手轻击左手掌,掌心向上。两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中指对准裤缝,但不要紧贴在大腿上,略开一公分左右即可。双手相握:两手五指自然想握,置于胸前或腹前即可。

  4. 提高肢体的协调性

  有的人肢体协调性较好,一挥手动作干净有利,而有的做起来很僵硬做作,做一些芭蕾基本手位的训练或一些简单舞蹈动作的训练,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方法可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舞蹈、体育锻炼等肢体动作的活动,以提升动作的协调性。

  (三)鞠躬礼

  演讲前后演讲者都应做好鞠躬礼,这是演讲者的基本礼节。演讲前行鞠躬礼时,先站立好,双目注视观众,面带微笑,然后上身向下倾斜20º左右,视线随之自然下垂。演讲结束后行鞠躬礼时,先站立好,双目注视观众,面带微笑,然后上身向下倾斜90º左右,视线随之自然下垂。

  总而言之,成功的一场演讲是多方面素质综合应用的结果。良好的形体训练习惯,不仅有助于演讲者气质风度的养成,还有助于演讲者形体的雕塑,更有助于演讲者身心健康,因为形体训练也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手段。因此,演讲者要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形体训练,纠正错误的形体毛病,从容运用肢体语言,增添个人魅力,同时也将这种美好的礼仪仪态传播四方。

延伸阅读
红色(Red),是电磁波的可见光谱中低频末端的颜色,频率范围为380~480THz,对应空气中波长大约为780~620nm。红色是光的三原色和心理四色之一,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幸福、奔放、勇气、斗志、革命、轰轰烈烈、激情澎湃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历史教案锦集三篇
2024-04-2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教案锦集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4
教案是指每节课教师所写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教案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2022-07-05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案
2022-06-27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历史教案
2022-06-18
原标题:高中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涉英雄人物70余位 新京报快讯(记者历史教案
2021-04-20
以下为2017年1月11号光明日报为一组历史文化名人报道撰写的编者按。编者按教案
2021-04-15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材教法教学重点唐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是本历史教案
2021-04-09
第28 课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 教案之一——文学艺术的发展教学目标需要掌历史教案
2021-04-09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