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常识礼仪 |

时间:

2020-08-09

|

【www.ndcksc.com--常识礼仪】

  紅軍爲什麽要長征?
  
  80年前的那個金秋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甯和将台堡會師,震驚世界的長征勝利結束。這是黨領導人民軍隊的光輝勝利,也是人類曆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
  
  時空變幻,精神永恒。80年過去,紅軍長征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曆史地位更加凸顯,對中國共産黨、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的意義更加深遠。那麽,當年紅軍爲什麽要長征呢?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紅軍長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敵人實力強大,二是我黨犯了錯誤。
  
  1933年9月,蔣介石集中5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起第五次“圍剿”。“圍剿”的政策是“堡壘推進,步步爲營”。爲此,蔣介石在廬山組建了一個軍官訓練團,聘請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軍事教官組成軍事顧問團,專門講授“圍剿”紅軍的戰術和技術,同時籌措經費購置大批軍火。随着戰局的發展,國民黨軍隊逐步占領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大部分地區。
  
  這個時期,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我們黨内占據了統治地位。他脫離中國革命實際,否認敵強我弱的基本形勢「MeiWen.com.cn」,要求紅軍采取積極進攻的路線,主張攻打中心城市,以實現革命在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同時,“左”傾教條主義在組織上主要表現爲“殘酷鬥争、無情打擊”,軍事上則是軍事冒險主義。
  
  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左”傾領導者主張“禦敵于國門之外”,使紅軍在戰略上完全陷入被動。當時紅軍的戰法是“堡壘戰、陣地戰與短促突擊”,和優勢敵人拼消耗。這種打法隻有軍事實力對等的情況下才有效。蔣介石集全國的财力和軍力于一身,而中央紅軍隻有不到10萬人,加上蘇區财力物力有限,劣勢顯而易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面臨失敗,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
  
  考慮重開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動進行戰略轉移
  
  在粉碎敵人“圍剿”已經沒有可能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戰略轉移的設想,并報告了共産國際。共産國際回電,對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持暧昧态度,不說讓走,也不說不讓走。但即使如此,中共中央還是派出了紅七軍團遠征,目的是調動牽制包圍蘇區的敵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沒有達到目的。随後,又派紅六軍團撤離湘贛根據地,與賀龍的紅二軍團會合。這樣做有調動敵人的意圖,也有爲中央紅軍轉移探路的考量。紅六軍團後來和紅二軍團會師,聯合行動。
  
  由于中共中央執行了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使得中央紅軍在國民黨“圍剿”下處境十分艱難。于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主動撤離中央蘇區,前往湘西與賀龍的紅二軍團會師,重建革命根據地,重開革命新局面。
  
  原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長征最終演變成整個主力紅軍的長征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可是,其他各地紅軍并沒有失敗,爲什麽也要進行長征呢?
  
  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使其他各地紅軍受到國民黨軍越來越大的壓力,川陝革命根據地首當其沖。在這些根據地當中,除了中央蘇區之外,比較穩定的就是川陝根據地。張國焘确實擔心自己成爲國民黨軍“圍剿”的下一個中心。他撤出來和紅一方面軍會合,也是爲了“大樹底下好乘涼”。但他沒有想到中央紅軍損失那麽慘重,這也是他野心膨脹的重要因素。
  
  另外,紅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長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敵情嚴重,創建和保存革命根據地十分困難;紅二十五軍轉移也是由于國民黨軍加強了對鄂豫皖地區的“清剿”,堅持當地革命鬥争已十分困難。
  
  因此,各地紅軍相繼長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打破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
  
  抗日救亡的時代背景成爲直接影響長征決策、進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華北事變”則是日本即将發動全面侵華戰争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爲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爲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但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動政策,直接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張氣焰,加快了其侵略步伐。
  
  中國共産黨人絕不會坐視中華民族的淪亡,紅軍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線。在長征開始前和開始後,中共中央先後組織了兩支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這個時期黨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爲自己神聖的職責。正是由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憂國憂民、救國救民的偉大情懷和責任擔當,所以在艱苦卓絕的長征中仍然能夠實現兩個聯系:即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和政治上的戰略轉變密切聯系起來,把紅軍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聯系起來。
  
  抗日救亡,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對紅軍長征必然産生重大影響的因素。
  
  “禍兮福所倚”。一場慘痛的失敗,開始醞釀着中國共産黨曆史上最偉大的轉折;一次即将開始的艱難行程,最終開創了中國革命的嶄新局面。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80年前的那个金秋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震惊世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时空变幻,精神永恒。80年过去,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加深远。那么,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围剿”的政策是“堡垒推进,步步为营”。为此,蒋介石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军事教官组成军事顾问团,专门讲授“围剿”红军的战术和技术,同时筹措经费购置大批军火。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我们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他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MeiWen.com.cn」,要求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路线,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同时,“左”倾教条主义在组织上主要表现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军事上则是军事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左”倾领导者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当时红军的战法是“堡垒战、阵地战与短促突击”,和优势敌人拼消耗。这种打法只有军事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才有效。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
  
  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并报告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回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持暧昧态度,不说让走,也不说不让走。但即使如此,中共中央还是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这样做有调动敌人的意图,也有为中央红军转移探路的考量。红六军团后来和红二军团会师,联合行动。
  
  由于中共中央执行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得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于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
  
  原来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长征最终演变成整个主力红军的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可是,其他各地红军并没有失败,为什么也要进行长征呢?
  
  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使其他各地红军受到国民党军越来越大的压力,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当其冲。在这些根据地当中,除了中央苏区之外,比较稳定的就是川陕根据地。张国焘确实担心自己成为国民党军“围剿”的下一个中心。他撤出来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也是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他没有想到中央红军损失那么惨重,这也是他野心膨胀的重要因素。
  
  另外,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敌情严重,创建和保存革命根据地十分困难;红二十五军转移也是由于国民党军加强了对鄂豫皖地区的“清剿”,坚持当地革命斗争已十分困难。
  
  因此,各地红军相继长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
  
  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华北事变”则是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直接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其侵略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绝不会坐视中华民族的沦亡,红军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在长征开始前和开始后,中共中央先后组织了两支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这个时期党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所以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仍然能够实现两个联系:即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密切联系起来,把红军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起来。
  
  抗日救亡,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对红军长征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祸兮福所倚”。一场惨痛的失败,开始酝酿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一次即将开始的艰难行程,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延伸阅读
闻乡音,泪洒村前打一字。字谜(zì mí),是一常识礼仪
2021-04-0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常识礼仪
2021-03-31
导语:做工作不是挤牙膏,呆板的“一切听指挥”在职场上常识礼仪
2021-03-31
【荡涤【荡然无存解释】: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以下常识礼仪
2021-03-31
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常识礼仪
2020-10-05
中华礼仪源远流长,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应慎重行事,不能凭空臆造。“揖礼常识礼仪
2020-10-04
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常识礼仪
2020-10-04
洗手间是我们日常使用极为频繁的地方,也由于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是众人共享的,所以在常识礼仪
2020-10-04
摘要:韩国是个礼仪之国,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常识礼仪
2020-10-04
婚礼礼仪一、敬酒的技巧1、如果没有准备假酒,喝真酒时在主桌、长辈桌尽量少喝,常识礼仪
2020-10-04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