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学习 |

时间:

2021-12-06

|

推荐访问

【www.ndcksc.com--学习】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素材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在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文化扶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乡村由于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文化扶贫”慢慢被“边缘化”。进一步强化“文化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我国乡村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基于文化扶贫的乡村振兴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扶贫;乡村振兴;乡土优势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06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在脱贫攻坚中,文化服务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要求。优化乡村文化资源配置,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立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了解文化扶贫的涵义,掌握文化扶贫的现状,采取有效优化手段,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文化扶贫的涵义

   文化扶贫是从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帮助贫困地区,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实现脱贫目标[1]。传统的扶贫主要是给予贫困地区经济物质上的帮助,但贫困地区要想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加大智力帮扶。扶贫除了要从物质上入手,也要扶文化、扶智力、扶精神。不同地区面临的贫困现状各不相同,但都必须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优秀、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产品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层次,同时还能引导其做出正确的行为。

   2 基于文化扶贫的乡村振兴路径

   2.1 提高文化意识是关键

   让人民群众真正接受与认同先进文化是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关键,可以将其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乡村中保留着很多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元素,开发的重点是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充分体现出乡村的新时代价值[2]。在相关调研工作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除了扶貧干部外,在乡村地区生活的人们的保护文化意识也越来越强,搜集整理传承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变强。因此,扶贫干部要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条件,构建发展平台,推动特色文化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如推动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集约化发展。民间首先要重视搜集整理民间文化,组建文艺演出团,传播乡村传统文化,以此为乡村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此外,还要重视文物价值,注重保护相关文物,确保文物不受破坏。

   2.2 坚持文化扶贫的持续性

   文化扶贫工作具有系统性,包括整个传统文化领域,涉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所以,要有效克服文化扶贫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阵风”做法。要将文化扶贫作为改造贫困文化的长期活动和一种“移风易俗”的文化建设工程,应长期性、经常性地开展“三下乡”活动。针对乡村科技队伍及文化队伍,加大培训和支援力度。确保村村通公路,各家各户均能安装上广播电视,若是条件允许,可以实现村镇通网,第一时间向农民传送外界的信息。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视野,提高经济效益。聘请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把新知识和新技能传授给农民,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实现农业产业持续、科学发展。

   2.3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

   (1)加大文化服务机构的履职力度,第一时间把乡村人口的分布及数量情况了解清楚。立足于服务对象的规模、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规划文化活动广场时,要将便捷性及可通达性纳入考虑范围,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中,确保更多的乡村人口可以覆盖到“文化圈”之中,便于群众更好地开展文化活动。

   (3)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因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优化资源配置,借助有限的资源促进文化扶贫效果最大化提高[3]。现阶段,乡村地区已开始广泛应用互联网,借助互联网络可以打破区域界线,探索构建服务联盟,让各区域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体系,使共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的目标顺利实现。

   2.4 选育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1)相关部门首先应充分了解当地“走出去”的各方面人才,构建本地人才库。

   (2)明确文化扶贫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联系相关机构,加大合作力度,或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从而确保文化扶贫的科学性。

   (3)立足于实际需要,发布启事,邀请各方面人才以文化扶贫为中心,确立研究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智力方面给予文化扶贫大力支持。

   (4)向从本地“走出去”、具有一定影响力或经济实力的人才发出邀请,共同构建相关实践、实验基地,大力研究与种植、养殖相关的内容,从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另外,应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人文环境,调动“走出去”的人才积极主动回乡,使他们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5)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制定选育“乡村人才”实施方案,明确效果评估、帮带管理、能力提高和评选流程等工作要求,以“文化骨干、治理专家、营销精英、科技标兵、致富能手、发展顾问”等方面为中心,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能力强的“乡村人才”队伍。

   (6)促使“乡村人才”在维护稳定、乡村治理、引进项目、发展产业等方面出谋划策,培育具有较强组织带动力、效益良好、诚信规范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并促使其不断壮大,形成特色鲜明、群众信赖、产业链健全的致富产业,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拓宽筹集资源渠道,加大“文化扶贫”投入

   (1)加强政府资金投入。要完善政府“文化扶贫”财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一定比例配额,将“文化扶贫”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财政支出总预算中。

   (2)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让社会各方力量与资源参与其中,合理有序开展乡村“文化扶贫”工作[4]。

   (3)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投入力度。现阶段,在乡村“文化扶贫”方面,最长远、最稳定、最有效的投入方式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应充分盘活当地自然景观、文化古迹等自然或人文资源,形成本土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设乡村文化品牌与农村文化产业,促进乡村经济良好发展,不断增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从资金上确保乡村地区“文化扶贫”工作顺利开展[5]。

   3 结束语

   乡村的良好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乡村文化扶贫建设的大力支持。新形势下,加大乡村文化扶贫建设力度,要充分借助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加深广大农民对文化致富的认识。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扶贫中遇到的问题,将党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将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此才能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鹏.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逻辑思考及实践路径[J].管理观察,2019(13):91-93.

   [2]周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5):41-46.

   [3]朱超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多元化治理的实现路径[J].青年时代,2019(7):93-94.

   [4]韩文艳,张殿华,张永红.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以湖北贫困农村为例[J].传承,2017(1):72-74.

   [5]杨亚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乡村文化孕育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助推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模式是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

   一、文化、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概念和关系分析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具有人文意味的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等概念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具体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2.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村文化振兴是利用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工程,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现有研究基础

   1.国内相关研究

   在近代,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农村问题专家提出通过振兴乡村教育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来实现乡村发展;以卢作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以乡村的经济发展与乡村基础文化产业建设来带动乡村人民富裕;以晏阳初为代表的教育学家就提倡乡村平民教育,提出通过提高乡村民众的素质来实现乡村发展;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就提出通过振兴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乡村发展。

   在近年来的乡村文化研究中,诸多学者就把关注点放在乡村文化的实际内容上,试图通过文化内容的发掘来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以振兴乡村。把乡村文化的内涵放在物质的和精神上的,乡贤文化,乡村的建筑,乡风民俗都是乡村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把乡村发展的视角放在乡村礼堂,乡村宗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乡村家谱文化,乡村“孝”“德”文化等。还有的学者把乡村文化的视角落到乡村产业中,通过乡村文化的指导性作用来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以此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而在文化产业中又以旅游业最为被学术界看中。也有诸多学者把目标放在了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上,通过分析问题提供具体的可行性高的对策,点对点的解决乡村发展难题,比如,探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探讨乡村文化自信和自信缺失的问题。

   2.国外相关研究

   关于国外乡村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乡村产业建设或乡村治理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城市环境逐渐恶化,人们更加渴望到乡村旅游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逐渐在开发乡村事业,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乡村振兴。比如法国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美食品尝、观光、住宿,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并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乡村的进步和振兴。日本的“造村运动”,培养出一大批实践能力强并愿意扎根于乡村的人才,从而实现乡村的振兴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韩国的“新村运动”,则是通过政府职能,感化民众,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文化,创新文化从而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德国的“村庄更新”,建立在民众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之上强调文化认同,发展新文化。

   三、“文化+”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1.立足资源取向视角,挖掘开发本土文化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地方形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应立足资源取向视角,把握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文化资源发掘促文化保护,以文化建设和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让文化与生态农业、农业产品、景区建设、传统建筑、红色教育、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节日文化等融合发展,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繁荣乡村经济。

   2.打造“文化+产业”,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要促进乡村振兴,除了挖掘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还要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业经济,要培养一批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人才队伍。除了发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要努力通过政策保障、政策支持、政策落实做好乡村振兴紧缺人才的引、留、用工作,特别注重从本村大学生、成功乡友、有名乡贤等层面吸纳优秀人才充实班子。要因地制宜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引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定科学发展的观念、坚决唯才是举的决心,结合本土乡村文化产业特色,合理引进紧缺型乡村人才,还要加大对人才队伍的交流和沟通,要增强人才队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建立基层人才队伍正向激励机制,此外,还要不断培养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队伍,要针对专业人才对口方向因地制宜用对用好用活人才。

   3.打造“文化+阵地”,发挥平台保障作用

   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是乡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增进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催化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整合建设和利用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乡风文明馆、乡村技艺馆、乡村戏剧社、乡村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场、乡村日间照料中心、村级办公场所、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项目和资源平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普法宣传、篮球比赛、广场舞健身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活动,搭建起群众素质提升与文化惠民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汉定,万思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

   [2]李明,陈其胜,张军.“四位一体”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19(6).

   作者简介:何静(1982-),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社会学硕士学历学位,研究方向:农村社會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振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讨论了推进“农业+互联网”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强化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立,做到资源共享,强化教育扶贫工作,并结合当地特色加大对农产品推广力度等解决对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互联网;乡村振兴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业也要与“互联网+”经济增长相结合,让电子商务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农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 “农业+互联网”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传统的农业作业和销售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智能,自动滴灌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智能电力温控技术等的普及让农作物的生长更为科学,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农业收割方面,卫星导航定位收割机让传统的收割有了根本改变,收割的时间精确,路径明晰,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了收割工作效率。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种植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升级换挡。传统的农业模式中,农民无法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对市场进行准确判断导致农产品价格模糊,市场售价远远高于农民卖价,电子商务的兴起有效的改变了这种困境,让农产品销售更加便捷,让农户与客户沟通更加容易,价格更加透明,在解决了销售流向后可促使农产品的品牌化生产。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让偏远山区的优质农产品还有了走出深山的机会[1]。

   2 “农业+互联网”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互联网”的模式为农村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农业大数据的不健全让部分数据分割严重,无法真正的为农户提供帮助。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产业程度不高,偏远地区农户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度不高,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运输等环节没有良好的衔接,农业活力不足,农户自身文化程度限制也导致农户无法与高度智能化的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户对于品牌建设没有良好的认知,无法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季节性较强,水果等产品容易腐坏,欠发达的物流让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导致一些偏远山区中的优质农产品无法找到更好的销路。虽然各地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振兴模式,但是从人才角度出发,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难以留住互联网人才,而农户们又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缺乏应用能力,导致“农业+互联网”模式推广困难[2]。

   不仅如此,运营商近年来的价格竞争也让“农业+互联网”模式陷入困境,地方政府对于自身农产品定位不准,盲目上线也让“农业+互联网”模式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为农户带来利润。

   除此以外,政府的认知偏差也是“农业+互联网”模式无法良性发展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在对市场估计不足的情况下急切的鼓励农户参与项目,造成资源浪费。

   3 “农业+互联网”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

   为解决上述问题,“农业+互联网”模式首先要解决平台问题,政府要强化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立,做到资源共享,价格透明,强化平台建设,为农户提供更好的营销环境,形成良性竞争的好环境。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户享受更好的网络设施,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户提供基础培训,鼓励政府对农户进行帮扶,让农户认识到“农业+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同时,随着手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也可以引导农户应用手机来了解市场需求,学习新技术,让传统农业与“农业+互联网”模式更好的进行衔接。

   不仅如此,政府要有效进行教育扶贫工作,让教育与扶贫工作形成有效的融合,让农户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到互联网的作用,移动终端的作用,在提高农户水平的同时,让“农业+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深入人心,在农户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简化农业经营组织办理的手续,在严格审核的同时加快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让负责人在有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的组织农户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最终形成固有的农产品品牌,有效提高销售能力,政府要加大路桥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帮助农户有效完善冷链运输,提高运输能力,让农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产品销售量[3]。

   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农产品推广,对农业项目不盲目跟风,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政府要切实了解农户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种植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带动农户对农产品的种植热情,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扩大农产品宣传,让市场对农产品有更好的接受度,从而有效提高农产品销量,避免农户的损失,让“农业+互联网”模式真正的发挥其在市场上的作用,为农户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让乡村走上振興的道路。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必然,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互联网让农业产品更好的走出去,但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要配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发展的规模,更加准确的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孙亚君.浅谈互联网下农业合作社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20(07):68+70.

   [2]赵佳.“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究——评《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电子商务》[J].中国蔬菜,2020(04):120.

   [3]薛晓燕.“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驱动因素及优化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6):215-217+237.

延伸阅读
《中国共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7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在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7
理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同时也有辩论是非、争论和讲理的意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论学习方面问题查摆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7
制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dù,意思有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2、制订法规;3、规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7
个人,或者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学习和廉洁自律情况个人总结(锦集4篇),欢迎品鉴!
2024-04-27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集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6
问题,汉语词汇。拼音:wèntí释义: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事故或麻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汇编三篇】,欢迎品鉴!
2024-04-26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支部组织学习情况汇报【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6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医院党支部学习计划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6日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刘立飞等32名同志确定为“最美公务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4年最美公务员事迹学习心得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