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四史资料8篇

学习 |

时间:

2022-03-31

|

推荐访问

【www.ndcksc.com--学习】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四史资料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四史资料篇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这“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既然如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要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这第一步就要搞清楚“学什么”。从基本要求看,“四史”学习教育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这四个方面展开,大体也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四个层面着力。

  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它可能是实存的,也可能是被记载或重构的。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也是如此,其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

  国家都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是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

  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识”,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历史。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面一面”的,就构成“一部一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到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那“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经验,当然也有不少教训。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导致体制僵化而又无力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索中也有过失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正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虽然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但党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力量与精神建党。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一种独特政治优势。如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一道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的精神谱系,要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阐释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历史精神则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近期调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比较而言,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的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首先,历史是连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结合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通过学习教育,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通过学习教育,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并非是当下现实性。虽然目前世界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特别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如果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并用好这些历史观,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在学习教育中,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在上海落实“三大任务”、持续打响“四大品牌”、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治理堵点,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人民城市治理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脚点。

学习四史资料篇2

  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xx区漕泾镇党委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抢先布好局下好先手棋,灵便运用书场党课情景课堂网上课堂这“三间课堂”迅速搭建起身边的“四史”学习教育平台,让“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在书场党课中,听“活教材”话“四史”

  “1950年1月23日那天,驻扎在漕泾地区33名指战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颂歌……”镇文体中心党员孙水军是这场“书场党课”的主讲人之一,他用朴实的漕泾方言讲述着xx漕泾33位烈士的故事,一下子把在场的党员群众拉回到了那段烽火中的岁月。孙水军是历史故事的爱好者,经常参阅历史典籍走访老同志,听他们口述漕泾的历史,并创作成接地气的群文作品。漕泾镇探究创新的“书场党课”,融“书记党课说唱党课故事党课快板党课实景党课”为一体,今年“书场党课”的安排将着重增加“四史”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选聘一批老先进老革命等作为“四史”宣讲员,用“活教材”的现身说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下一步漕泾镇还将通过组织“写党课讲党课听党课评党课”等活动,编撰一套本土“四史”教材使“四史”学习教育主题鲜亮表达生动更接地气,故事党课[漕泾地区中共特殊党员张金根英勇斗争开通海上交通线的故事]曲艺党课[江姐——绣红旗]等都是近年来形成的鲜活教材,让党员群众能够及时“充电”“补钙”,打牢思想根基,把“四史”学得更深更透。

学习四史资料篇3

1、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共产党宣言》。    

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3、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4、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    

5、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   

6、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   

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在近代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9、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出版机关----人民出版社。

10、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大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党的创建任务的完成  

11、1923年,由共产党员澎湃等人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    

1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毛泽东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3、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14、“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    

15、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是陈毅、项英。    

16、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著名口号。

22、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是公认的“五四精神”。

20、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二、九”运动爆发。   

21、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是《论持久战》。    

22、毛泽东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社会各阶层中,曾指出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农民阶级。    

23、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2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26、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八路军115师3个团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他是中国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平型关大捷不是也不能等同于平型关战役,第二战区组织的平型关战役基本是失败的,不能称为大捷,而八路军的伏击战是成功的,才可以称为大捷,两者不可混用。    

27、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28、“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语出周恩来《千古奇冤》,意在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   

29、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0、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31、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    

32、历史上国共合作有过两次。①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②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33、1946年8月6日下午5时,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是关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一篇重要的谈话。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格局和中国的战局。毛主席在这次谈话中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3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部土地革命纲领是1947年9月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35、1955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36、“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中央胡锦涛同志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37、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会议通过了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内外政策。    

38、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彭德怀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    

39、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40、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4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42、“九一三事件”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叛国,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的事件,又称“林彪叛逃事件”。    

4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提案。    

4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揭开了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4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46、在中共十四大,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7、四个现代化简称四化,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    

48、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会议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49、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50、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1、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3、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含着多方面、非常丰富的内容,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革命斗争的战略和政策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54、中国共产党完成港、澳、台统一伟业的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1982年12月写入宪法的。    

55、1970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56、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      

57、邓小平在1982年9月最早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58、1984年6月,中国首次组队考察南极。    

59、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9月26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1、党章规定,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    

62、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63、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是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4、“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具体内容是: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5、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6、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现有7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6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68、“四有”新人中的“四有”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69、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70、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71、1985年展开以城市为重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72、中国卫星通信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的标志是1986年2月1日,中国再次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月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73、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是许海峰。    

74、1986年3月《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第一次将中国的对外政策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5、1986年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76、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77、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第一步,1980年199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实现人民的温饱;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78、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的复杂情况,邓小平指出外交“二十八字”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79、中国应从苏东剧变中吸取的教训是:中国绝不能放弃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绝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防止和平演变最根本的措施是把过内的事情办好;中国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防止和平演变,但不能有两个中心,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0、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步程度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作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极为关注。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加这一伟大实践。    

8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作的贡献归纳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84、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5、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6、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来的。

87、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8、2017年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89、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

9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1、习近平分别于2013年9、10月提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92、中共十九大指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95、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96、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工程完成全球组网。至此,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北斗导航工程建设阶段的全部发射任务。

97、2020年7月1日零时起,现以军地双重领导的预备役部队,将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98、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部法律将于2020年7月1日开始实行。

99、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0、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学习四史资料篇4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这个四史在时间上超过了500年以上的内容中,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分的头脑、大容量。既然如此,要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抓,要真功夫,下大功夫,抓重点,分层次。这第一步要搞清楚学什么。从基本要求来看,四史学习教育应从依次传递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展开,大致在认知、感情、意志、行动四个方面着力。

  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史者也过去了,历史者也过去了。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进行叙述。四史也是如此。学习教育最直接的是理解、把握、认知相关信息。

  国家没有历史,民族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例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俄罗斯的10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立、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创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是全党的十一次、浦东经济开放、19年的社会主义、WTO等

  需要说明的是,四史各有特色,虽然有知识,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孤立的分裂的。通过学习教育,必须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差异,了解历史、理论、实践逻辑的密切关系。这种关联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进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即俄罗斯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从多种形式走向社会形式的历史,开放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深入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

  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话,把点串起来,从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条一条,就构成了一条一条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不是直线进步,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这样的历史是人们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收历史教训,曲折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和合规性,更好地把握历史进步规律和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它的低要求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要犯错误,也不要犯错误,至少历史上发生的悲剧不要再动摇上演。

  四史包含了很多规律和经验,当然也有很多教训。例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馀价值论两个发现,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对比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但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不能进行适应性改革,体制僵化无法自我创新,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偏离人民立场,结果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索中也犯过错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最根本的一个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管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个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裕到强大飞跃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根据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自信的自觉性。

  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历史是精神沉淀,精神不是历史。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成为独特的政治优势。例如革命战争时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出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抑郁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代培育的小冈精神、载人宇宙精神、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精神谱系,必须传承、发扬。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说明物质和精神辩证关系,物质成为精神,精神成为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知道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定格的,历史经验也有限制的话,历史精神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最近的调查中,他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

  四、整理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

  相比之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和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必须逐渐形成和深化巩固历史观。首先,历史是连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历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应结合起来,贯穿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而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的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完美的,没有缺陷,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想知道大道,首先是历史。毁灭人的国家,首先要去那个历史。通过学习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诽谤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歪曲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通过学习教育,必须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环境、方向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特别是对所谓的历史结论等,要有清晰的认识,政治清晰、道路自信,不要走僵化的老路,也不要改变旗帜。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的,但这不是现实。现在世界上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思潮和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特别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反对崇资病,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产党和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交流、取长补短,推进文明对话、相互鉴定,充分吸收和参考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和使用这些历史观,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学习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这是四史学习教育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它的落脚点。

学习四史资料篇5

  xx区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xx凝结力工程博物馆等学习载体,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以此提升xx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彰显xx在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的优势和特长。

  xx区内有[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xx局机关旧址xx凝结力工程博物馆等红色载体资源,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新了全国首例土地批租试点,还有xx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虹桥开发区。在“四史”学习教育工作中,xx区将用好用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将其充分转化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

  下一步,xx将环绕“四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开展社区党校情景党课展示活动,通过场景设计视频播放故事讲解感悟分享,使“四史”学习教育主题鲜亮表达生动通俗易懂。情景党课将面向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写党课讲党课听党课评党课”等活动方式,推出精品课程菜单。

  针对“两新”党组织新兴产业领域年轻人的特点,xx区将依托主题党日送党课进企业等形式,开发“四史”学习系列课程,让青年党员们“坐得住听得懂易接受”。区委组织部各街镇党(工)委等将定期开展“初心读书会”活动,推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成为学习“四史”的基地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此外,还将用好“学习强国”xx干部在线学习城“xx学习达人擂台”等学习平台,利用“xxxx”官方微信客户端等新技术新载体,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上网学习“四史”。

学习四史资料篇6

历史回眸

【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1988年4月26日, 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8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会谈】

2009年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会谈。双方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三项协议。

【第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2年4月26日, 第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华沙举行。此后,每年举行会晤,现已形成“17+1合作”平台。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星高分一号】  

2013年4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星高分一号。2014年8月19日,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12月15日,北极卫星地面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18年5月9日,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6月2日,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重要论述

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邓小平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这是邓小平同志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谈话的一部分。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⑴确定了现行的方针政策。这八年多,我们的事情干得比较好。过去耽误太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自己找麻烦,自己遭灾,不过教训总结起来很有益处。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我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信你们是理解的。

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原子弹、氢弹搞成功了,洲际导弹也搞成功了,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同时,鉴于过去的教训,必须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必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这样才制定了开放和改革的政策。开放是两个内容,一个对内开放,一个对外开放。我们首先开放农村,很快见效。有的地方一年翻身,有的地方两年翻身。农村取得经验之后,转到城市。现在城市改革已经搞了近三年的时间,要做的事情还多得很。对外开放,也很快收到成效。

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口太多,现在就有十亿五千万,增加人民的收入很不容易,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很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一九八四年第四季度到一九八五年,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所以要调整一下,收缩一下。这也是好事情,我们取得了经验。

总的来说,我们确定的目标不高。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所以,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搞社会主义,搞四个现代化,有“左”的干扰。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重反对“左”,因为我们过去的错误就在于“左”。但是也有右的干扰。所谓右的干扰,就是要全盘西化,不是坚持社会主义,而是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我们已经解决了最近发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问题,并且作了人事调整。

总之,我们要坚持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道路。现在走了八年多了,看来本世纪末的目标肯定能够达到。下一步五十年的任务更艰巨,相信我们的目标也能够达到。

学习四史资料篇7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使党和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学习四史资料篇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这“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既然如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要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这第一步就要搞清楚“学什么”。从基本要求看,“四史”学习教育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这四个方面展开,大体也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四个层面着力。

  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它可能是实存的,也可能是被记载或重构的。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也是如此,其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

  国家都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是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

  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识”,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历史。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面一面”的,就构成“一部一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到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那“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经验,当然也有不少教训。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导致体制僵化而又无力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索中也有过失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正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的关键。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虽然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但党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力量与精神建党。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一种独特政治优势。如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 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一道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的精神谱系,要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阐释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历史精神则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近期调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比较而言,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的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首先,历史是连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结合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通过学习教育,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通过学习教育,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并非是当下现实性。虽然目前世界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特别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如果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并用好这些历史观,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在学习教育中,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在上海落实“三大任务”、持续打响“四大品牌”、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治理堵点,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人民城市治理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脚点。

延伸阅读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4
《问题》是美国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于1939年11月创作的诗歌。在该诗中,爱默生表达了他对当时教会形式主义的不满,揭示了教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他提出了通过大自然、通过心灵直觉感受神灵存在的神性原则,并倡导一种内在化的宗教或称作灵魂的宗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存在的问题锦集四篇,
2024-05-0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新形势下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中宣部开发建设了“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学习强国心得汇编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5-04
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怎么写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4
整改,汉语词汇,拼音zhěnggǎi,释义为整顿并改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整改措施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5-04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学习心得【5篇】,欢迎品鉴!
2024-05-03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民主生活会理论学习方面(合集3篇),欢迎品鉴!
2024-05-03
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3
创新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剏新”,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出自《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照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精选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5-03
发言(fāyán),动词,释义:评论,讲话。一般表示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交流发言(合集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5-03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