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范文六篇

观后感 |

时间:

2023-06-06

|

推荐访问

【www.ndcksc.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1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17日下午,龚xxx、xxx、xxx、xxx、xxx、xxx、xxx等在职市级领导和市委办系统、市人大机关、市政府办系统、市政协机关、市纪委机关、市党群系统在职全体党员近千人在星星影剧院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3年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总理深入河北省邯郸市伯延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在4天时间内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调研,与当地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教材。

观影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影片展现了一代伟人心系百姓、忧国忧民、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让人深受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坚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用工作成效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表示,应该将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学习周总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要结合“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认真解决“四风”问题,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娄底于3月17日至22日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2

对于80后的我来说,“周总理”三个字是一个传奇的符号,这个符号是“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壮志,是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照亮过的西府海棠,是他徐徐前行的灵柩旁泪雨纷飞的十万群众,是清明时节曾经为他共同悲愤的八亿神州。所有的所有,都化作一道神圣的光环,这个光环感人肺腑,却又让我不得不觉得时空太过遥远,就像飘在空中,“可望而不可即”。

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我才发现总理的光辉形象并不是遥远的畅想曲,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一言一行,是一声声“老哥哥”、“老嫂子”,是一个袋子里装炒面、一只碗里喝稀饭,是含着泪把老人家的擀面吃下,是公社广播里那一声声铿锵有力,正是这些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言行换来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这样想来,总理与我这样一个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在时空长河里走得近些,似乎是“可学而可以即”。

其实,总理的“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因为当前的时代环境与他所处的时代有所差异,我们不再面临内外交困的政治经济环境,要处理的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很难再依靠历史形成的个人威望来处理难题,因此觉得与如此具有魅力的总理差距太大。而总理的“可学而可以即”则源于每个普通共产党员心中最本质的那颗心,这种心的传承与交流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

这颗心是一颗看到群众疾苦就扑通扑通跳的热心。总理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看到群众吃不上饱饭,就好像自己的父母受了苦,看到群众过的日子苦,就好像自己的兄妹过得苦,真正是忧心如焚,这是发自内心的与群众血肉相连。正是凭着这颗热心,总理把群众的苦难托到手上,把群众的急盼放在心上,鞠躬尽瘁不舍昼夜地工作。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要将服务群众的热心放在手上。

这颗心是一颗对待群众利益毫不含糊的细心。总理在面对大娘的一碗用棺材换来面条时,既想到老大娘的身后大事,又体会老人家的心意;一听群众所唱的戏文,就知道其中暗含的真意,但却并不马上处理怕寒了欢送群众的心。这不仅需要对群众的热心,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能贴近群众心理的行动力。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总理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作为纪检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尽群众之所愿,就要努力将群众在物质、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照顾到,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颗心是一颗能听取群众批评的带有使命感的真心。总理知道这样的调研不仅关系到这个县这个公社,还关系到全国老百姓的肚子和国家的稳定,他没有把调研仅仅当做毛主席安排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而是抱着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真心来到伯延。正是这种强大的使命感甚至是不安感,他想尽办法调动群众提意见,除了日常的调研活动,还常常悄悄跑到老乡家里,与老乡交朋友换真心,关键的时刻又审时度势,用激将法调动党员群众讲真话的热情。由此想到,到群众中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党员干部只有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才能真正愿意去听实话,只有开动脑筋动员群众,才能真正听到实话。

总理已故30多年,对我来说,他是一个遥远的难以企及的时代光环,但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的热心、细心与真心,这种心的交流是跨越时代可以永续相传的。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观看这部电影,无疑为我再次打了一剂强“心”针,相信只要用心向总理学习,用心与群众交心,用心培养自己的热心、细心和真心,履好职尽好责,才能在活动中有收获。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3

周恩来,对于80后的我来说,是一位从小学课本里、从电视里认识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崇高的形象扎根于内心深处,不曾褪色。今天,他再次从银幕出现在眼前,依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像他身上陈旧的衣服—质朴而干净地真切。

如果从影片本身来说,虽我不是一个懂艺术的人,但是在我看来,影片所展现出来的“客观再现”本身已经摆脱了“艺术”粉饰、浮夸的束缚或者套路。没有粉墨登场、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故作牵强,于是乎,影片的这种朴实的触角已自然而然触及到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或许,这种真实、这种纯粹、这种灰白底色本身就是打动人心最强大的力量。

那是一个困难的年代,人们在生存线上挣扎、受难,村儿里的树叶已被摞光当粮食充饥,村主任为了“面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向周总理汇报虚假的现实状况,正如今天有些领导干部为了“面子”搞打肿脸充胖子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忽悠上级领导干部。难能可贵的是,周总理没有“车轮转一转、手指一指”忽悠着“被忽悠”,而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搞起了真材实料的“调研”。他走进困难群众家、和老党员谈心请教、要求大家讲问题、摆事实、走上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劳作……他用笔记录下他所看到的、所亲身体验到的农村问题,他用心感知着农民生存的疾苦,他用一个总理应有的忧国忧民情怀与责任态度为群众能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而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夜色中的那扇窗映着总理的身影,也照亮了那个积贫积弱年代群众们心中的希望。周总理的“四个昼夜”何尝不是对“实地调研”的最好诠释,又何尝不是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如何开展“调研”的最好鞭策。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活着意味着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精神不倒,眼里才能有光、脚下才能有路、未来才有希望!周总理亲自来到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伯延,他走街串巷,他为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赤脚江老师穿上那双已经不合脚的鞋,他吩咐把特意为他准备的红烧肉分给群众吃,他把自己和夫人的工资拿来给孩子买衣服、给老人备棺材……这些对于那里的、那个时代的群众,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它超乎了党关心底层群众的感动,它意味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总理和苦难群众在一起!“在一起”,它所传递出来的淳朴与真挚的强大情感足以让群众心里有底气、有依靠、有寄托、有信心!他用爱、用责任、用担当为群众筑起不倒的精神丰碑。

有一种眼神,充满希望,那是群众望向周总理的“信任”;有一种信念,充满力量,那是百姓对党的信仰;有一种精神,充满正能量,那是中国苦难人民生的勇气与斗志。周总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段困难的岁月,他像每日升起的太阳一样,给苦难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带去希望、带去温暖,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的年代成了人民群众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导师,一个时代的命运需要伟人,一个民族的希望需要精神领袖。周总理,无疑是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心中的精神领袖。

群众看见周总理就如突见很久不见而重逢的亲人会热泪盈眶,老大妈会那么幸福地将自己备的棺材拿去换成面粉给周总理做擀面吃……那种无法掩饰、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朴素地足以感染人心。周总理,之所以让人民群众如此爱戴,与其是说因为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不如说他把毕生的爱奉献给了人民群众。

“周总理”,这个饱含深情的称谓在几代人的心里,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职位,俨然已成一个爱戴的尊称、一份虔诚的怀念。席间,会听到浅浅的“唏嘘的叹息”,我知道如泉水般清澈而感动的泪水让气息的律动有了颤抖。我也深知在座的党员干部能有这样的情感流露—中国的未来值得期待!

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这是好事,但是作为领导干部,依然不能放松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因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贫富差距、民生问题、国际挑战依然严峻。中国的未来依然需要越来越多像周总理一样的领导干部,真正拥有一颗纯粹为人民服务之心,真正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真正肩负起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重任,把自己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中,融入国家的命运中。

干群的血肉关系不可模糊、更不可疏远。民心聚需要干群同呼吸、共命运,国家昌需要干群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今天,有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甚至伤害群众,有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于人民的幸福不顾、于国家的前途不顾,这样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思想境界于“领导干部”的身份与职责是何等不相称、又是何等羞愧与渺小。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我看来,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片,它所传播的正能量,希望能让“迷途”的党员干部自警、自省、自我鞭策、重塑信念、坚定使命,也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少一分浮躁、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份脚踏实地、多一份求真务实、多一份为这个国家真正做点什么的歇斯底里,为“中国梦”的腾飞多一份纯粹的偏执。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4

战斗“疫情”和复工复产之际,我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不知不觉地流了泪。我被周恩来总理平易近人,体恤民情,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诚发现真实情况、敢于担责、勇于向党中央反映实情的作风深深感动。

1961年新中国面临三年自然灾害,大病初愈的周总理到河北省邯郸市伯延公社调研,在将近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忘我工作,其故事其细节令人感动至深,他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一意为民情怀,敢于担当高贵品质。而在现实中,常常耳闻和见诸报端是某些领导到基层调研,是隔着玻璃看一看,住进宾馆听听汇报,拿着文字材料回单位汇报,这种华而不实,贻害百姓的作法,令群众深恶痛绝!

感动于周总理亲民爱民的情怀。一国之总理给小学汪老师穿鞋,用自己的钱帮老大娘把寿材重新买回来,栽地瓜苗时把一碗水留给群众而自己只喝一口水,与夫人邓颖超商量收养张二廷的最小孩子…周总理心里只装着人民群众,一心为了群众。这些点滴作法,如今对于有些干部戴了帽子歪了嘴,有的明哲保身保乌纱帽,糊弄上级欺骗百姓;有的贪图享受、收受礼金、贪污公款,败坏了干部形象,败坏了党风;其官僚主义,当查;其享乐主义,当诛!其触犯党纪一律应严惩!

感动于周总理与群众同甘共苦。公社主任郭凤林给年事已高的周总理准备了猪肉、鸡蛋菜肴,周总理没吃,而是与社员一起喝着稀汤,吃着窝窝头,连清碗的水也节约下来,第一天周总理仅吃半碗稀饭。周总理挺着疲惫虚弱的身体,与群众一起劳动插地瓜苗,大雨夜给救地瓜苗的乡亲们送糖水。如今,有的干部穿名牌,坐高档车子,住豪华宾馆,吃山珍海味,攀比享受等,其脱离群众,当罚;其奢靡之风,当杀!其触犯国法一律应严惩!

感动于周总理听真话、讲真话。1961年5月3日,周总理一行来到伯延时,新中国正面临旱灾和饥荒,伯延沿路的枯树便是无声的证明。然而,从公社主任到老乡们,没有人愿意告诉总理饥饿的实情,老区人民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给领导添麻烦,替国家分忧,“善意隐瞒实情”。但周总理四天不停地深入农家,走访了几十户农户,调查研究,用真情打动群众,促使张二廷等“放炮”,获得“大食堂吃不饱”“少数干部多占”真实情况;进而敢于担责,毅然向毛主席汇报实情,使党中央及时纠正错误,促使伯延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人民公社。现实中,一些地方群众不敢说真话,爱唱赞歌;干部也听不进批评意见,甚至打击报复说真话的群众,这些行为,必须纠正!否则祸国殃民!

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这些讲话高屋建瓴,是真知灼见,是金玉良言,我们要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努力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决反对“四风”,反对瞒上欺下,脚踏实地改进不足,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树立忠诚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5

根据中央有关通知精神,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科技部统一安排,社发司分三批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大家谈感悟、学精神,普遍认为电影真诚感人,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为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榜样,纷纷表示将这部电影作为生动教材,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时,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它不仅诠释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深入群众交流,认真听取意见

影片中公社主任郭凤林为避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而选择隐瞒真实情况时,周总理甩开干部访贫问苦,多次深入群众家中探访,认真了解了大食堂及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法宝,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加快发展的根本方法,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掌握事实、体察民意,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

近期由司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科研单位召开座谈会就是与一线科研人员零距离听取意见,体察民心的举措,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继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分析不足

周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呈现了老一代革命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拓展和延伸。结合社发司实际,我们要以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深度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真正的推动社发司在业务层面的提升。

   三、强化执行能力,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

周总理在了解到真实的群众意见后,连夜整理分析上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大食堂分户吃饭,使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我司是业务司,在科技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科技计划的管理过程中对于科研单位及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有效落实。

   四、弘扬清正廉洁,杜绝铺张浪费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水和粮食都来之不易,影片中当周总理看到村干部为他准备的红烧肉和鸡蛋时,已经迈过门槛的腿又迈了出来,从多处细节反映了总理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6

我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电影城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随着故事的逐步展开,我被深深感动,几度落泪。影片同时也深深地启发了我:只有沉得下心,才能了解基层情况;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听到群众心声;也只有沉得下心,才能承担得起自己肩负的责任!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反右倾,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大范围饥荒,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伯延考察调研四天,与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四天的调研是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村民们由原来的因不愿让总理、主席心里添堵而隐瞒村里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到后来一一向总理交意见本、讲掏心话,这个转变可信、感人,不但体现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更体现了周恩来对国家、对人民深深的爱。可以说,正是周恩来对国家、对人民那份深爱和责任心,才让他在四天中能够沉下心,不满足于表象,而是抓住所见所闻中的细节,情真意切地去探寻去深究,并最终让村民说出了真话。

四天的调研,让周恩来了解到公共食堂存在的一部分人多吃多占导致群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他为出现的这些问题向百姓道歉,并最终解散了大食堂,而伯延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公社。周恩来的四天调研是踏实的,是高效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近年来全国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及当下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和国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多下基层调研,多与群众沟通,这是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履行工作职责的迫切需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部分党员干部并没有真正沉到基层去,而只停留在听汇报或是浮光掠影地走一圈,这样的“下基层”无疑是不能发现问题的。长此以往,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但会与群众脱节、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会误国误民!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告诉我们,只有意识到为国为民的责任在身,才能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在影片中,面对村民的饥饿,周恩来说:“这是我的责任!”是这种责任心,让周恩来与伯延村民促膝交谈,把村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挂念群众的疾苦,才能主动走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取幸福。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告诉我们,只有沉下心,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责任只是一方面,承担责任、履行责任,最终为群众谋得幸福是更重要的一面。在影片中,周恩来在欢送会后留下来,通过进一步的观察、走访以及自己深入的思考,发现了问题,并且及时向毛主席汇报,最终为村民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村民进一步的爱戴和拥护,他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负有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怎样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决策至关重要!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前提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科学分析。我们只有沉下心,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我们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汇聚群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好办法;我们也只有用科学的制度、路径、方法,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算履行了我们的职责。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相关文章: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工作总结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字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心得体会

长津湖观后感800字作文

重生观后感1000字

党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意识四个自信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观后感

红色云展厅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延伸阅读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建筑物,用声、光、电、图、实物等多方面来表现事件的精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红色纪念馆观后感(合集4篇),欢迎品鉴!
2024-04-2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里归途电影观后感(锦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刚川党员观后感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荐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6
党员,即政党的成员,是赞同某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加入该党的成员。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政党的规模和群众基础,党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党的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榜样8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6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炼成钢:党的100年观后感范文汇总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5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敢教日月换新天观后感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教育(Edu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警示教育片《蜕变的初心》观后感心得(通用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5
《榜样5》节目以生动全面、鲜活具体的形式向5位优秀共产党员和2个先进党组织展现伟大抗疫精神的故事致敬,营造出全体党员、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榜样8观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5
  • 推荐访问